夏日龙井书事·其三

朝代:宋朝|作者:释道潜|

自怜多病畏炎曦,长夏投踪此最宜。

青石白沙含浅濑,碧梧苍竹聒凉飔。

云中鸡犬听难辨,谷口渔樵问不知。

斑杖芒鞋随步远,归来幽火认茅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支韵

2. 呈辩才法师,兼寄吴兴苏太守并秦少游。少游时在越

猜您喜欢

  • 1.《读《山海经》 其六晋朝·陶渊明逍遥芜皋上,杳然望扶木。洪柯百万寻,森散复旸谷。灵人侍丹池,朝朝为日浴。神景一登天,何幽不见烛。
  • 2.《题淳化阁帖后宋朝·傅野君不见秦王一旅定两京,武功文德致太平。晚年却爱兰亭字,收拾茧纸归昭陵。前朝淳化号极治,典章文物焕日星。遗书购求到笔帖,秘府昼静闻登登。铜驼翁仲两荆棘,况此烂石何...
  • 3.《香山八景诗·其二·石岐晚渡元朝·黄仲翁野船春浪急,烟柳夕阳低。流水南还北,行人东又西。
  • 4.《和林克全韵三首·其一明朝·祁顺江上凉风日透衣,窗前孤月夜流辉。京华故旧应相念,过却重阳人未归。
  • 5.《翻香令·本意明朝·李雯微翻朱火暖金猊,绿烟斜上玉窗低。龙香透、云英薄,近流苏、常自整罗衣。轻分麝月指痕齐,博山馀篆润丹泥。只赢得、笼儿热,但灰成、心字少人知。
道潜,本名昙潜,号参寥子,赐号妙总大师。俗姓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续骫骳说》)。一说姓何,于潜(今浙江临安西南)人(《咸淳临安志》卷七○)。幼即出家为僧,能文章,尤喜为。与苏轼秦观友善,常有倡和。哲宗绍圣间,苏轼南,道潜亦因诗获罪,责令还俗。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曾肇为之辩解,复为僧。崇宁末归老江湖。其徒法颖编有《参寥子诗集》十二卷,行于世。参寥子诗,以《四部丛刊》三编影印宋刻《参寥子诗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参校明崇祯八年汪汝谦刻本(简称汪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