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元翁

朝代:宋朝|作者:释道潜|

高论每逢贤友生,还如讲武得奇兵。

了无鄙吝胸中物,尚有风流世外情。

破海玉蟾初未跃,洒空珠露已先倾。

回桡转柂行三鼓,始见波澜百顷明。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猜您喜欢

  • 1.《西江月·携手看花深径宋朝·贺铸携手看花深径,扶肩待月斜廊。临分少伫已伥伥。此段不堪回想。欲寄书如天远,难销夜似年长。小窗风雨碎人肠。更在孤舟枕上。
  • 2.《送唐子华嘉兴照磨元朝·傅若金 闻君秋思满南潮,行李今晨发帝都。幕府初乘从事马,江城还忆步兵鲈。树浮白日山侵越,潮蹴青天海入吴。闲暇冯高动诗兴,须成一醉...
  • 3.《小园栽菊·其一明朝·朱同菊苗移向小园中,好雨初晴土脉通。不是陶潜耽野趣,欲留晚节待秋风。
  • 4.《画竹为侍御韩雍题明朝·李时勉渭水过千亩,幽居只数竿。清阴连野外,翠色上云端。不是全高节,如何耐苦寒。风霜时净扫,尘俗可能干。
  • 5.《赋得山意冲寒欲放梅(馆试)明朝·李孙宸久向严寒忆旧芳,空林摇落几经霜。枝疑斗雪将春早,山为迎阳著意忙。结实未论调国鼎,含情先遣报东皇。上林次第阳春色,白雪谁应儗和章。
道潜,本名昙潜,号参寥子,赐号妙总大师。俗姓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续骫骳说》)。一说姓何,于潜(今浙江临安西南)人(《咸淳临安志》卷七○)。幼即出家为僧,能文章,尤喜为。与苏轼秦观友善,常有倡和。哲宗绍圣间,苏轼南,道潜亦因诗获罪,责令还俗。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曾肇为之辩解,复为僧。崇宁末归老江湖。其徒法颖编有《参寥子诗集》十二卷,行于世。参寥子诗,以《四部丛刊》三编影印宋刻《参寥子诗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参校明崇祯八年汪汝谦刻本(简称汪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