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试可同游法王岳寺

朝代:宋朝|作者:释道潜|

两山脩径尽榛芜,谩诧当年幸翠舆。

空睹宸文藏宝构,不逢衲子话真如。

林深想见灵根茂,地胜宜多隐者居。

凉月照人归路好,傍溪嘉树影扶疏。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

2. 自注:寺久无长老。

猜您喜欢

  • 1.《自梅花村回道中书壁四首·其二宋朝·陈渊线路萦纡绕乱山,笋舆追逐棘林间。艰难那解苏疲瘵,自笑奔驰未得闲。
  • 2.《挽家友兰二兄联清朝·方浚师钩缗耒耜,未遂归田,展往复遗书,我伤昔者应散骑;孝友和顺,见称合族,壮生平笃行,公乃今之徐赞皇。
  • 3.《南歌子·其四·和秋宵寓沧浪亭闻捷四首明朝·李元鼎兔魄方滋露,蟾光独夜明。帘纤细雨湿霓旌。何事寒官寂寞,锁高深。吹彻烦弦管,澄鲜赖甲兵。凯歌风送斗斜倾。为看清辉依旧,海氛平。
  • 4.《春日明朝·李嵩柴桑归去兴如何,老我溪山活计多。白酒春寒逢社醉,青蓑雨过答渔歌。尽容茅屋招新燕,更凿荷池浴乳鹅。閒里韶华元自好,愿将馀岁伴烟萝。
  • 5.《苏步坊明朝·卓光辉坡老当年岭外行,棱棱气节塞苍旻。先声已系人心慕,到处流传苏步名。
道潜,本名昙潜,号参寥子,赐号妙总大师。俗姓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续骫骳说》)。一说姓何,于潜(今浙江临安西南)人(《咸淳临安志》卷七○)。幼即出家为僧,能文章,尤喜为。与苏轼秦观友善,常有倡和。哲宗绍圣间,苏轼南,道潜亦因诗获罪,责令还俗。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曾肇为之辩解,复为僧。崇宁末归老江湖。其徒法颖编有《参寥子诗集》十二卷,行于世。参寥子诗,以《四部丛刊》三编影印宋刻《参寥子诗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参校明崇祯八年汪汝谦刻本(简称汪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