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咸临秀才挽词(道源学士之子)·其二

朝代:宋朝|作者:释道潜|

异材擢阳阿,秀色方蔚然。

侵寻掩众阜,屹屹上造天。

惊飙忽摧殒,中道虚弃捐。

颜渊古称夭,道德今独妍。

何求拥肿为,无用徒永年。

注释

1. 押先韵

2. 道源学士之子

猜您喜欢

  • 1.《宋朝·李康年可笑幽航载归梦,迟明身在武昌城。
  • 2.《鹧鸪天·帘幕祥风动玉钩宋朝·刘儗帘幕祥风动玉钩。凤箫声彻瑞烟浮。萧郎玉女来相会,今日齐眉醉玉楼。同富贵,共风流。一封花诰一封侯。更须有子腰金斗,镜里双鸾到白头。
  • 3.《漫兴明朝·江源屈指流年四十过,鬓毛才白两三科。边城几月风霜苦,把镜朝看白更多。
  • 4.《和陶诗·归田园居六首其二明朝·李贤携幼入我室,羸马脱归鞅。顿忘尘俗喧,地幽无外想。沮溺将并耕,荷筱亦长往。日上松阴清,雨过菊苗长。琴书聊可亲,但觉此心广。力田躬荷锄,庶以除蓁莽。
  • 5.《春夜怀张平山明朝·沈鍊仲春正值桃花节,夜忆仙郎谷口居。耿耿明河瞻气色,悠悠旅雁隔音书。
道潜,本名昙潜,号参寥子,赐号妙总大师。俗姓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续骫骳说》)。一说姓何,于潜(今浙江临安西南)人(《咸淳临安志》卷七○)。幼即出家为僧,能文章,尤喜为。与苏轼秦观友善,常有倡和。哲宗绍圣间,苏轼南,道潜亦因诗获罪,责令还俗。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曾肇为之辩解,复为僧。崇宁末归老江湖。其徒法颖编有《参寥子诗集》十二卷,行于世。参寥子诗,以《四部丛刊》三编影印宋刻《参寥子诗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参校明崇祯八年汪汝谦刻本(简称汪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