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祐五年秋尝宿独木为诗以自遣今复过此追旧感叹用韵示超然二首·其二

朝代:宋朝|作者:释德洪|

踪迹漂流不系船,旧游曾到意茫然。

玉笙哀怨初凉夜,秋月婵娟落木天。

往事已嗟如昨梦,壮怀无复似当年。

炉峰当眼空相向,因念区区想见怜。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猜您喜欢

  • 1.《次韵答陈孚先见赠宋朝·洪朋陈子陆沉丘壑底,乘槎几欲问明河。何人倾盖能如故,无事高轩许数过。吟畏舌端多楚调,醉怜耳热颇秦歌。顾予贫病难料理,政使禅斋学按摩。
  • 2.《早行明朝·本成木叶堕寒溪,轩窗月已西。客心惊吠犬,茅店乍鸣鸡。渐觉人烟动,相看马力齐。霜华前路滑,不住乱鸦啼。
  • 3.《四月五日游武夷九曲午抵崇安五首·其一明朝·祁顺问水寻山到武夷,小船冲浪费推移。浮云散尽日光露,三十六峰都献奇。
  • 4.《山哀十首·其二明朝·李江地户寒云锁万山,剥来天地泪空潸。焦桐入梦魂应断,上苑看花人未还。路上稍书天上喜,膝前抱玉眼前閒。八千里路南连北,地户寒云锁万山。
  • 5.《署中杂咏·其一明朝·李孙宸自窃蓬瀛籍,长违丘壑年。宦途虽险仄,冰署少攀缘。紬书迎牖旭,载笔傍炉烟。迂拙真可补,还谈碣石天。
释德洪(一○七一~一一二八),一名惠洪,号觉范,筠州新昌(今江西宜丰)人。俗姓喻。年十四,父母双成,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一○八九),试经于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于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还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一一一一),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于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留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德洪工书善,尤擅绘梅(《图绘宝鉴》),多与当时知名士大夫交游,于北宋僧人名最盛(《四库全书·林间录》提要)。有《石门文字禅》、《天厨禁脔》、《冷斋话》、《林间录》、《禅林僧宝传》等。事见《石门文字禅·寂音自序》,《僧宝正续传》卷二、《嘉泰普灯录》卷七、《五灯会元》卷一七有传。 德洪诗,以明万历二十五年径兴圣万禅寺刊《石门文字禅》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末丁丙刻《武林往哲遗书》本(简称武林本),《宋诗钞补》(简称钞补)等。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