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筠二首·其二

朝代:宋朝|作者:释德洪|

偶唤归舟隔乱溪,春山偏与晚相宜。

自寻熟路悬崖去,正是新秧刺水时。

身健已如秋社燕,梦回犹看客亭炊。

雨窗灯火清相对,画出渊明五字诗。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猜您喜欢

  • 1.《九华道中元朝·汪铢西风吹马耳,去去奈愁何。一路人家少,乱山秋色多。荒原巢虎穴,坏壁网蛛窠。摇落嗟时晚,悲怀寄九歌。
  • 2.《过合江望安乐观宋朝·吕陶四十年前曾作诗,为题山观有高碑。宦游奔走过此地,情思光阴非昔时。北望数峰殊隐隐,南飞一舸尚迟迟。仙家跬步未能到,深愧劳生笼与池。予尝以诗美其事,谓之三绝碑。)。
  • 3.《金山十咏呈坦叔·其六·雄跨堂宋朝·周孚一辱云汉章,林壑遂增价。便是补陀峰,还须避三舍。
  • 4.《山居写兴寄良夫元朝·薛穆万山深处得幽栖,四绕冈峦起复低。野鹿每当花径歇,岭猿常近竹窗啼。閒来采药行深壑,酒醒㪺泉就北溪。为语故人徐有道,祗应无梦听朝鸡。
  • 5.《啼莺序明朝·叶宪祖出家已绝尘世情。喜形影凄清。伴花前一卷残经。夜来独对孤灯。玉壶中清思映彻。火宅里热心灰冷。旦:只怕未必。小旦:枉垂矜。凌霄野鹤。端不羡和鸣。
释德洪(一○七一~一一二八),一名惠洪,号觉范,筠州新昌(今江西宜丰)人。俗姓喻。年十四,父母双成,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一○八九),试经于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于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还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一一一一),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于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留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德洪工书善,尤擅绘梅竹(《图绘宝鉴》),多与当时知名士大夫交游,于北宋僧人中名最盛(《四库全书·林间录》提要)。有《石门文字禅》、《天厨禁脔》、《冷斋话》、《林间录》、《禅林僧宝传》等。事见《石门文字禅·寂音自序》,《僧宝正续传》卷二、《嘉泰普灯录》卷七、《五灯会元》卷一七有传。 德洪诗,以明万历二十五年径兴圣万禅寺刊《石门文字禅》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末丁丙刻《武林往哲遗书》本(简称武林本),《宋诗钞补》(简称钞补)等。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