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循道父挽辞二首·其一

朝代:宋朝|作者:释德洪|

苦冰洁檗是行藏,一节无求老更刚。

好在缙绅师俭德,尚馀闾里说谦光。

阴功隐秘天应录,遗训丁宁世共伤。

勿谓不身尝报施,故应遗泽在诸郎。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猜您喜欢

  • 1.《最高楼·咏梅宋朝·陈亮春乍透,香早暗偷传。深院落,斗清妍。紫檀枝似流苏带,黄金须胜辟寒钿。更朝朝,琼树好,笑当年。花不向沈香亭上看。树不著唐昌宫里玩。衣带水,隔风烟。铜华不御凌波处,...
  • 2.《题墨菊卷元朝·何贞立陶令归来不受官,黄花采采晓灵寒。悠然一见南山后,故向东篱子细看。
  • 3.《有怀周还梅明朝·王邦畿春风送别大江边,烈火桃花照客船。海屋彩云辞鹤去,石堂明月向人圆。远山缥缈青无影,近水汪洋白有烟。怅望遥天秋雁断,一书三载不曾传。
  • 4.《和西湖竹枝词元朝·张师贤孤山脚下路三叉,孤山墓上好梅花。不似马塍桃李树,随春供送别人家。
  • 5.《南乡子·和陈相国夫人徐湘蘋送别清朝·杜漪兰数载炙清光。万里家山别路长。尺素裁书云锦样,流觞。半是兰亭笔墨香。彩鹢竖牙樯。力敌秋风薜荔裳。寄语瑶池今阿母,情伤。把酒叮咛看雁行。
释德洪(一○七一~一一二八),一名惠洪,号觉范,筠州新昌(今江西宜丰)人。俗姓喻。年十四,父母双成,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一○八九),试经于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于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还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一一一一),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于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留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德洪工书善,尤擅绘梅(《图绘宝鉴》),多与当时知名士大夫交游,于北宋僧人名最盛(《四库全书·林间录》提要)。有《石门文字禅》、《天厨禁脔》、《冷斋话》、《林间录》、《禅林僧宝传》等。事见《石门文字禅·寂音自序》,《僧宝正续传》卷二、《嘉泰普灯录》卷七、《五灯会元》卷一七有传。 德洪诗,以明万历二十五年径兴圣万禅寺刊《石门文字禅》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末丁丙刻《武林往哲遗书》本(简称武林本),《宋诗钞补》(简称钞补)等。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