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上竺日章和尚(时在京师)

朝代:元朝|作者:释妙声|

年踰七十叹衰翁,足不良行耳又聋。

无复白间听夜雨,每因黄落识秋风。

有时百步三回坐,何日孤灯一笑同。

想见朝回多论述,天花飞落研池中。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东韵

2. 时在京师

猜您喜欢

  • 1.《如梦令·野店几杯空酒宋朝·向镐 野店几杯空酒,醉里两眉长皱,已是不成眠,那更酒醒时候,知否,知否?直是为他消瘦。
  • 2.《水调歌头·其四·秋日登浮远堂作宋朝·丘崇一叶下林表,秋色满蘅皋。江风吹雨初过,天宇一何高。蜡屐径来堂上,倚杖翛然长啸,万里看云涛。逸兴浩无际,安得驾灵鳌。叹吾生,天地里,一秋毫。江山如传,古来阅尽几英...
  • 3.《提葫芦行宋朝·毕仲游提葫芦,竹丛里鸣。昔尝见人学,今乃闻尔声。草深山远径路狭,春尽日长花竹明。往来行人竟何事,足茧縢穿千里行。离家去国已牢落,况复饥渴贪前程。是时闻尔劝沽酒,下马解...
  • 4.《溪上次岸上人五绝句·其一元朝·张仲深柳风松雨满溪漘,风雨催残二分春。门外泥涂深马迹,江海红尘高没人。
  • 5.《夜坐偶成明朝·江源旅馆稍宵独坐时,眼前谁是旧心知。斜风细雨愁滋味,白水青山远别离。边徼未寒西贼胆,乡关先动北风思。尊前三酌茅柴酒,和得渊明几首诗。
明释妙声撰。妙声字九皋,吴县人。元末居景德寺,后居常熟慧日寺,又主平江北禅寺。洪武三年,与释万金同被召,莅天下释教。所作文,缮写藏之房。洪武十七年,其徒德瓛始刊行之。《明史·艺文志》、明僧宏秀集皆作七卷。此本有汲古阁印,盖毛晋家钞本。前有晋题识,亦称德瓛所刻凡诗三卷、杂文四卷。而其书、杂文及诗仅共为三卷,盖传录时所合并也。妙声入明时,年已六十馀,诗文多至正中所作,故顾嗣立《元诗选》亦录是集。然方外者流,不婴爵禄,不能以受官与否为两朝之断限。既已谒帝金门,即属归诚新主,不能复以遗老称矣。今系之明,从其实也。妙声与袁桷、张翥、危素等俱相友善,故所作颇有士。当元季扰攘之时,感事抒怀,往往激昂可诵。杂文体裁清整。四六俪语,亦具有南宋遗。在缁流之内,虽未能语带烟霞,固犹非气含蔬笋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