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感遇并杂诗六首·其六

朝代:元朝|作者:释妙声|

乔木岂无枝,高山亦有岑。

嘤鸣尚求友,我独无知音。

沉叹和氏璧,掩抑嵇生琴。

谁令抱奇蕴,恻恻多苦心。

注释

1. 押侵韵

猜您喜欢

  • 1.《滥竽充数春秋战国·韩非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 2.《题泰山灵岩寺宋朝·陈一向石龟泉畔铁袈裟,上有猿衔五色花。见说道人时挂搭,旋将青拂扫烟霞。
  • 3.《怀李聪峦随宦新甫·其一明朝·申佳允少年何大雅,标格更多奇。洒落羲之字,风流白也诗。旧狂看击筑,新恨听歌骊。无奈相思处,空阶夜雨时。
  • 4.《报恩塔清朝·廖腾煃琳宫创自报恩年,突兀浮屠势插天。万井莺花随地见,九层金碧半空悬。远波帆影秋风里,绝顶人行晓日边。最好三更铃铎静,镫光遥接大江烟。
  • 5.《舟发旧县雨泊复行明朝·李寄二月淮水绿,兹游喜再逢。半帆风力稳,群树雨声浓。鱼贱倾篮买,舟行起碇从。沧波相对浴,白鸟巧仪容。
明释妙声撰。妙声字九皋,吴县人。元末居景德寺,后居常熟慧日寺,又主平江北禅寺。洪武三年,与释万金同被召,莅天下释教。所作文,缮写藏之房。洪武十七年,其徒德瓛始刊行之。《明史·艺文志》、明僧宏秀集皆作七卷。此本有汲古阁印,盖毛晋家钞本。前有晋题识,亦称德瓛所刻凡诗三卷、杂文四卷。而其书、杂文及诗仅共为三卷,盖传录时所合并也。妙声入明时,年已六十馀,诗文多至正中所作,故顾嗣立《元诗选》亦录是集。然方外者流,不婴爵禄,不能以受官与否为两朝之断限。既已谒帝金门,即属归诚新主,不能复以遗老称矣。今系之明,从其实也。妙声与袁桷、张翥、危素等俱相友善,故所作颇有士。当元季扰攘之时,感事抒怀,往往激昂可诵。杂文体裁清整。四六俪语,亦具有南宋遗。在缁流之内,虽未能语带烟霞,固犹非气含蔬笋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