蟋蟀

朝代:元朝|作者:仇远|
蟋蟀一何多,晓夜鸣不已。
居然声相应,各为气所使。
零露聊饱蝉,落叶才庇螘。
秋风满庭砌,安能久居此。
愁声不欲听,我听差可喜。
平生胜负心,一笑付童子。

猜您喜欢

  • 1.《鹊桥仙·七夕宋朝·范成大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
  • 2.《春阴宋朝·刘修撰彧似雨非晴意思深,宿酲牵率泥重衾。苦怜燕子寒相并,生怕梨花晚不禁。薄薄帘帏欺欲透,悠悠歌管压来沉。南园北里狂无数,唯有芳菲识此心。
  • 3.《大同歌明朝·江源燕冀峦并旱何甚,赤地千里皆无禾。边储禄米两相并,郡县走帖频催科。况闻开边事穷黩,汉兵远过桑干河。双闻筑城万夫役,怨号无乃伤天和。匪缘胡虏寇边急,自是吾人生事多。...
  • 4.《六和池阳咏雪次东坡韵·其一明朝·李寄一夜西风雪满岩,棱棱天地气森严。黄河冰定连清济,赤甲山应混白盐。露指不堪寻败屦,山头无奈碍低檐。明朝拟上丰年颂,大剑长鎗避笔尖。
  • 5.《春光好·秋千清朝·王士禄红索软,锦旗平。蝶裙轻。一倍春光照眼明。殢初莺。人是如云如月,天看非雨非晴。髣髴似闻花影里,坠钗声。

仇远(1247年~1326年),字仁近,一字仁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因居余杭溪上之仇,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