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居书感·其二

朝代:清朝|作者:丘树甲|

隐市原来厌俗尘,林泉终许属閒人。

主人半亩聊分住,归客全家且食贫。

得地数弓谋小筑,买山千树喜添薪。

渡江子弟谁英物,独倚孤松岸角巾。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出处:此收于丘逢甲《岭海日楼诗钞》,又载王建竹《台中诗乘》。

猜您喜欢

  • 1.《修竹篇唐朝·陈子昂龙种生南岳,孤翠郁亭亭。峰岭上崇崒,烟雨下微冥。夜间鼯鼠叫,昼聒泉壑声。春风正淡荡,白露已清泠。哀响激金奏,密色滋玉英。岁寒霜雪苦,含彩独青青。岂不厌凝冽?羞比...
  • 2.《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唐朝·杜审言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 3.《读史·其十一元朝·吴当九夷辟地识遗贤,白帽端居木榻穿。卓行至今推有道,建安词藻漫流传。
  • 4.《岁莫雪中柬俞生仲深叔昭元朝·李昱岁莫栖迟老树村,纷纷急雪洒黄昏。乘舟谁效山阴客,不是晴天不过门。
  • 5.《史庆臣贫甚汤朝美士美以书招之作诗以饯其行宋朝·周孚愤时胆如斗,论事须磔猬。阅人习熟中,见子差吐气。十年卧岷峨,一芥视富贵。只今五穷迫,叹息一饱未。子才固崎嵚,渠眼亦髣髴。黄金贱钟期,此语可歔欷。中山两公子,好义...
丘树甲(1873~1900),字崧甫,苗栗县铜锣湾人。为丘逢甲三弟。兄弟皆受教于父亲丘龙章,不但读书互相砥砺,母丧后更彼此扶持,昆仲感情甚笃。丘逢甲尝赋诗称崧甫「三岁识四声,七岁能文章。十三冠童军,英声震文场。」(〈题崧甫弟遗像〉),可见其属早慧之才。丘树甲于光绪年间补博士弟子员,文章曾受知于唐景崧与刘铭传,故唐景崧特命其随兄丘逢甲入台南府署读书。甲午战起,奉檄办理全台义军营务处。内渡后,返嘉应州镇平原籍定居,并由广东巡抚许振袆奏准为海阳县学廪生。光绪二十三年 (1897)往来于潮、嘉之间,兼事农商,以所得资助丘逢甲办学。光绪二十五年(1899)冬,与丘逢甲共同筹岭东同文学堂事宜。翌年春,原拟与逢甲同赴南洋群岛筹募学堂款项,未能成行,是年因病过世,得年二十七。〖参考张胜彦《台中县志‧人物志》,台中县政府,1989年9;邱炜萱〈挥麈拾遗〉,《岭海日楼诗钞》,安徽人民出版社,1984年5月。
〗其诗作目前仅得见以下数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