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居书感·其二

朝代:清朝|作者:丘树甲|

隐市原来厌俗尘,林泉终许属閒人。

主人半亩聊分住,归客全家且食贫。

得地数弓谋小筑,买山千树喜添薪。

渡江子弟谁英物,独倚孤松岸角巾。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出处:此收于丘逢甲《岭日楼诗钞》,又载王建《台中诗乘》。

猜您喜欢

  • 1.《上林赋汉朝·司马相如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生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候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藩,而外私肃慎,捐国...
  • 2.《三都赋晋朝·左思总序 盖诗有六义焉,其二曰赋。扬雄曰:“诗人之赋丽以则。”班固曰:“赋者,古诗之流也。”。先王采焉,以观土风。...
  • 3.《王昭君唐朝·李商隐毛延寿画欲通神,忍为黄金不顾人。马上琵琶行万里,汉宫长有隔生春。
  • 4.《送春官主事陆伯曕使朝鲜·其一明朝·王汝玉寰宇同文日,春秋一统年。仙郎辞粉署,星使泛楼船。海极神鳌际,天连旭日边。何惭张博望,勋业著青编。
  • 5.《杏林春晓明朝·王汝玉种得千株艳杏花,东风门巷尽赪霞。行人不识谁家住,错认当年董奉家。
丘树甲(1873~1900),字崧甫,苗栗县铜锣湾人。为丘逢甲三弟。兄弟皆受教于父亲丘龙章,不但读书互相砥砺,母丧后更彼此扶持,昆仲感情甚笃。丘逢甲尝赋诗称崧甫「三岁识四声,七岁能文章。十三冠童军,英声震文场。」(〈题崧甫弟遗像〉),可见其属早慧之才。丘树甲于光绪年间补博士弟子员,文章曾受知于唐景崧与刘铭传,故唐景崧特命其随兄丘逢甲入台南府署读书。甲午战起,奉檄办理全台义军营务处。内渡后,返嘉应州镇平原籍定居,并由广东巡抚许振袆奏准为海阳县学廪生。光绪二十三年 (1897)往来于潮、嘉之间,兼事农商,以所得资助丘逢甲办学。光绪二十五年(1899)冬,与丘逢甲共同筹岭东同文学堂事宜。翌年春,原拟与逢甲同赴南洋群岛筹募学堂款项,未能成行,是年因病过世,得年二十七。〖参考张胜彦《台中县志‧人物志》,台中县政府,1989年9;邱炜萱〈挥麈拾遗〉,《岭海日楼诗钞》,安徽人民出版社,1984年5月。
〗其诗作目前仅得见以下数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