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寅夏,倭寇陷桐,予与吴吟阁诗老各避地山乡,次年春,始入城相聚,承示见怀诸诗,喜慰交集,次庐字韵奉和

朝代:清朝|作者:方守敦|

兵戈天地失吾庐,流转生涯孰问诸。

白发相思劳旧友,青山何处是安居。

春回一笑梅都放,国恨千端柳未舒。

把手尚欣同老健,祇惭诗事问何如。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

猜您喜欢

  • 1.《游月溪庵用壁间韵元朝·陈谟百粤多精舍,南华是祖山。人知尊象教,俗已变髦蛮。明月青溪上,清风翠竹间。时时一谈咏,杖屦自忘还。
  • 2.《寄刘壮舆将赴唐州仪曹宋朝·李彭五柳先生同旧科,壶觞终日盼庭柯。一行作吏事皆废,三径就荒君若何。问字有谁堪载酒,谈经许我或操戈。平生独自赏音者,听此殷勤劳者歌。
  • 3.《游灵岩(与太守文绅仪虞曹郎同游)宋朝·李茂先雪岩偶得片时留,倾倒清尊兴未休。香积寻常分药水,禅林自昔枕江流。羊肠盘转层崖荫,山腹空悬古洞幽。谈笑相逢情更厚,何当携手约重游。
  • 4.《口占送汪元章兼柬述之同年宋朝·周孚君行社燕前,老意倍凄然。离思秋声里,归程夕照边。久藏和氏璧,行著祖生鞭。为语同门友,吾贫亦去年。
  • 5.《商妇叹明朝·吴琏灯花频卜梦频猜,江上何年一棹回。最识孤怀是明月,夜深时入小窗来。
方守敦(1865—1939),字常季,号槃君,安徽桐城人。出身世家,壮年随先辈吴挚甫致力维新,创办桐城中学。中年以后,专力书法与学,热心乡邦文献,奖掖后进。晚年痛愤日寇侵略,支持子弟参加抗战。诗集《凌寒吟稿》由其孙方管(舒芜)编定,黄山书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