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近事

朝代:清朝|作者:毛澄|

云汉昭回尾注天,漏天漏尽旱经年。

妖虹吸水田都涸,老木生烟火自然。

吏放早衙争野菜,人喧夜市卖山泉。

干戈饿殍同枯骨,凄绝荒原古道边。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猜您喜欢

  • 1.《天仙子·渌水亭秋夜清朝·纳兰容若水浴凉蟾风入袂,鱼鳞蹙损金波碎。好天良夜酒盈尊,心自醉,愁难睡。西风月落城乌起。
  • 2.《一枝花·杭州景元朝·关汉卿 普天下锦绣乡,环海内风流地。大元朝新附国,亡宋家旧华夷。水秀山奇,一到处堪游戏,这答儿忒富贵。满城中绣幕风帘,一哄地人烟凑集。[梁州第七]百十里街衢整齐,万余...
  • 3.《次韵代岭上老人答宋朝·释道潜闲持箕帚扫崔嵬,夹道松阴尽我栽。人去人归真一笑,坏空成住互轮回。
  • 4.《净梵寺和秋我先生韵明朝·任天成秋声吹雁落江关,枫叶红蒸雨后颜。渔市人烟依岸曲,笔床茶灶入舟閒。稻粱谋拙希逢岁,芝朮身轻待采山。携得铁函诗数卷,不妨高咏碧溪湾。
  • 5.《扑灯蛾明朝·沈采末:大王休迟滞。顷刻汉兵至。及早须宜回避也。净:将伊首级。且将来马上悬之。愿生死同归一处。管教伊名登青史。留取个好名儿。
毛澄(1843—1906),字叔,号翰丰。四川仁寿县人。清光绪进士,历任东定陶、历城、泰安等县知县,卒于滕县任所。为官清正,有政绩。博览群书,长于经史,早负文誉,与华阳乔树楠并称“蜀两生”。一生著述甚多,今仅存《稚解[水傍]集》,他如《群经通解》、《三礼博义》、《秦蜀山川险要记》、《齐鲁地名今释》、《治河心要》等,皆已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