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陆慧晓百姓名诗

朝代:南北朝|作者:沈约|
建都望淮海。
树阙表衡稽。
井干风云出。
柏梁星汉齐。
皇王临万宇。
惠化覃黔黎。
吉士服仁义。
宿昔秉华圭。
庸贤起幽谷。
钦言非象犀。
端委康国步。
偃息召邦携。
举政方分策。
易纪粲金泥。
伊余沐嘉幸。
由是别园畦。
曾微涓露答。
光景遂云西。
方随炼丹子。
薄暮矫行迷。

猜您喜欢

  • 1.《昭君怨·梅花宋朝·郑域道是花来春未,道是雪来香异。竹外一枝斜,野人家。冷落竹篱茅舍,富贵玉堂琼榭。两地不同栽,一般开。
  • 2.《读曲歌明朝·王升朝忆复暮忆,展转无消息。芙蓉颠倒生,莲子中心侧。
  • 3.《赠吴惇仁(长文之孙)宋朝·许景衡尘埃簿领判悠悠,瘦马寻春到海头。已是二毛侵老境,尚能一笑得英游。谁言前辈风流尽,我觉名家世业优。但得此心常了了,岂知州县是淹留。
  • 4.《送王子正寺祥断宋朝·刘挚君仕本儒雅,故宜京国游。官趋廷尉府,心异法家流。白草侵寒驿,清霜拂晓裘。行行句应好,云日望神州。
  • 5.《剡山瑞香花宋朝·卢襄入梦生香酒力微,不须金鸭袅孤馡。为嫌淡白非真色,故著仙家紫道衣。
沈约的诗词曲代表作

沈约(441~513年),字休文,汉族,吴兴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南朝(宋、齐、梁朝时期)文学家、史学家。出身于门阀士族家庭。
沈约是齐、梁文坛的领袖,学问渊博,精通音律,与周颙等创四声八病之说,要求以平、上、去、入四声相互调节的方法应用于文,避免八病,这为当时韵文的创作开辟了新境界。其诗与王融诸人的诗皆注重声律、对仗,时号“永明体”,是从比较自由的古体诗走向格律严整的近体诗的一个重要过渡阶段。著作有《宋书》、《沈隐侯集》辑本二卷。又曾著《四声谱》、《齐纪》等,已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