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曲

朝代:南北朝|作者:沈约|
舍辔下雕辂。
更衣奉玉床。
斜簪映秋水。
开镜比春妆。
所畏红颜促。
君恩不可长。
鵁冠且容裔。
岂吝桂枝亡。

猜您喜欢

  • 1.《梅坞涵春明朝·王猷寒梅几树傍江隈,香满梢头并腊开。遥忆明年春更早,上林须寄一枝回。
  • 2.《广利庙宋朝·许仲蔚遗靴存故事,碑断不知名。老木合双抱,荒祠间数楹。编民阴有赐,神像凛于生。箫鼓寒溪上,欢呼贺岁成。
  • 3.《广陵先兄阁部墓下作·其二明朝·史可程烈风梅岭肃,高会自平山。方拾迷楼烬,谁寻遗镞斑。雨垣颓似蒉,江月晕如环。披发疑公下,苍茫羽檄间。
  • 4.《和毋仲山雨后·其四宋朝·苏过能琴何必弦,便晓琴中趣。学道何所得,知迷即真悟。尝观指非月,要似足忘屦。归吾无所归,兹焉定归处。
  • 5.《秋暮见霜明朝·李时勉秋暮今朝始见霜,客怀婴此转凄凉。布衣单袷增寒气,茅屋阴凝背日光。草砌蛩声方寂寂,松林树色更苍苍。也知时序功成际,不为邹生独感伤。
沈约的诗词曲代表作

沈约(441~513年),字休文,汉族,吴兴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南朝(宋、齐、梁朝时期)文学家、史学家。出身于门阀士族家庭。
沈约是齐、梁文坛的领袖,学问渊博,精通音律,与周颙等创四声八病之说,要求以平、上、去、入四声相互调节的方法应用于文,避免八病,这为当时韵文的创作开辟了新境界。其诗与王融诸人的诗皆注重声律、对仗,时号“永明体”,是从比较自由的古体诗走向格律严整的近体诗的一个重要过渡阶段。著作有《宋书》、《沈隐侯集》辑本二卷。又曾著《四声谱》、《齐纪》等,已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