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女赠牵牛诗

朝代:南北朝|作者:沈约|
红妆与明镜。
二物本相亲。
用持施点画。
不照离居人。
往秋虽一照。
一照复还尘。
尘生不复拂。
蓬首对河津。
冬夜寒如此。
宁遽道阳春。
初商忽云至。
暂得奉衣巾。
施衿已成故。
每聚忽如新。

相关古诗分类

猜您喜欢

  • 1.《仙城寒食歌·绍武陵清朝·成鹫亢龙宾天群龙战,潜龙跃出飞龙现。白衣苍狗等浮云,处处从龙作现殿。东南半壁燕处堂,正统未亡垂一线。百日朝廷沸似汤,十郡山河去如电。高帝子孙隆准公,身殉社稷无牵恋。...
  • 2.《送忠道者乞炭宋朝·释德洪水行无声知其深,玉瑕不变知其粹。逆顺门高欢喜登,办心成就一切智。杨岐卧榻有真珠,杜顺法身无纸被。焰上说禅炭里藏,不妨道者闲游戏。
  • 3.《偈颂十八首·其十八宋朝·释广闻以蜡人为验,病翼栖芦。以铁弹子为验,困鳞止泺。径山不然,一箭双雕落。
  • 4.《潮居八景诗并序·其四·厓门烟雨元朝·赵嗣焕目击慈元事已非,山河亦悔改为夷。君臣母子恨犹在,泪湿朝衣天亦悲。
  • 5.《访洞霄宫·其二清朝·水上善洞口夕阳多,长松带绿萝。荒碑迷醉眼,欹路界残莎。修竹迎风笑,清流舂碓过。几能重到此,幽兴复如何。
沈约的诗词曲代表作

沈约(441~513年),字休文,汉族,吴兴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南朝(宋、齐、梁朝时期)文学家、史学家。出身于门阀士族家庭。
沈约是齐、梁文坛的领袖,学问渊博,精通音律,与周颙等创四声八病之说,要求以平、上、去、入四声相互调节的方法应用于文,避免八病,这为当时韵文的创作开辟了新境界。其诗与王融诸人的诗皆注重声律、对仗,时号“永明体”,是从比较自由的古体诗走向格律严整的近体诗的一个重要过渡阶段。著作有《宋书》、《沈隐侯集》辑本二卷。又曾著《四声谱》、《齐纪》等,已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