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北固楼诗

朝代:南北朝|作者:沈约|
六代旧山川。
兴亡几百年。
繁华今寂寞。
朝市昔喧阗。
夜月琉璃水。
春风柳色天。
伤时为怀古。
垂泪国门前。

猜您喜欢

  • 1.《杳杳寒山道唐朝·寒山 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 ...
  • 2.《题张学士仰宸楼卷明朝·王立道仙阁岧峣逼紫垣,兰台新赐出君恩。江光夜共青藜照,山翠晴当锦帙翻。盛事未论三万轴,多书欲问五千言。碧山莫动焚鱼兴,紫诰黄麻宠正繁。
  • 3.《次韵大人正月十四日作宋朝·刘跂端闱夜许都人望,红伞亭亭坐南向。烛龙影落陆海中,广乐声在钧天上。华严宝藏光景出,双鸾飞下蓬莱嶂。大平天子千万岁,呼舞共作嵩山唱。小臣踯躅百寮底,未许外班陪末行。...
  • 4.《元宫词(一百三首)·其四十六明朝·周宪王清晓龙闱侍寝回,纻松云鬓对妆台。绮窗昨夜东风暖,一树梨花对雨开。
  • 5.《柳枝歌三首·其二明朝·周宪王三月风和散曲尘,枝枝垂地每伤神。为君系得春心住,忍折长条送远人。
沈约的诗词曲代表作

沈约(441~513年),字休文,汉族,吴兴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南朝(宋、齐、梁朝时期)文学家、史学家。出身于门阀士族家庭。
沈约是齐、梁文坛的领袖,学问渊博,精通音律,与周颙等创四声八病之说,要求以平、上、去、入四声相互调节的方法应用于文,避免八病,这为当时韵文的创作开辟了新境界。其诗与王融诸人的诗皆注重声律、对仗,时号“永明体”,是从比较自由的古体诗走向格律严整的近体诗的一个重要过渡阶段。著作有《宋书》、《沈隐侯集》辑本二卷。又曾著《四声谱》、《齐纪》等,已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