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怀古三首·其一

朝代:清朝|作者:王士祯|

争长黄池未济师,馀皇舟已徙熊夷。

山川终古迷商鲁,花草千年怨种蠡。

故国魂销吴苑水,行人肠断越溪丝。

竹枝声里春将尽,破楚门东暮雨时。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渔洋人精华录卷五

猜您喜欢

  • 1.《宫词·其四宋朝·周彦质圣主词章尽典谟,宫嫔一一究诗书。如今转觉西京陋,只说班家有婕妤。
  • 2.《夜窗秋·旅夜明朝·王翃秋风夜半西来,先集响他乡耳。独处不堪听,又恰似在,几楞疏纸。凄然灯火閒房,蛩声语凉方始。梦外落鸡声,更谁念有,离人居此。
  • 3.《春日郊行书与邓善之别五首·其一元朝·刘濩在山水非清,出山水非浊。泉源但无壅,沧海端可学。
  • 4.《感遇·其二元朝·谭楚翁素无玄豹姿,雄期与心违。霜风不解事,偏透游子衣。叶落知天寒,群雁亦南归。涧湖蕴藻沕,汩汩鱼无依。朝来烹射雁,偶获故乡书。书中一一言,邻非昔人居。
  • 5.《江口浮空阁明朝·全淳乘兴登临意爽然,岩阿悬构一壶天。隔村鸡犬芒鞋底,绕屋云山竹榻前。更想高飞还跨鹤,若能住久即成仙。柴门分付深深闭,祗恐行云搅客眠。
王士祯的诗词曲代表作

王士祯(1634年917日—1711年6月26日),原名王士禛,字子真,一字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世称王渔洋,谥文简。山东新城(今桓台县)人,常自称济南人。清顺治十五年(1658)进士,康熙四十三年(1704)官至刑部尚书,颇有政声。清初杰出人、文学家,继钱谦益之后主盟诗坛,与朱彝尊并称“南朱北王”。诗论创“神韵”说,于后世影响深远。早年诗作清丽澄淡,中年转为苍劲。擅长各体,尤工七绝。好为笔记,有《池北偶谈》、《古夫于亭杂录》、《香祖笔记》等。
康熙朝书画家宋荦称王士祯“书法高秀似晋人“。近人称其书法为“诗人之书”。博学好古,又能鉴别书、鼎彝之属,精金石篆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