蓉江寄牧翁先生

朝代:清朝|作者:王士祯|

芙蓉江上雨廉纤,东望心知拂水岩。

共识文章千古事,直教仙佛一身兼。

夜闻寒雪推篷笠,春惜浓花侧帽檐。

两到江南不相见,少微空向老人占。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词韵第十四部 出处:渔洋人精华录卷五

猜您喜欢

  • 1.《采莲曲元朝·贡九万朝采莲,暮采莲,长歌白苧木兰船。船头鸳鸯双白首,也应笑侬别郎久。别郎久,天一方,南风暖度莲花香。莲房有子不空房,我侬岂可背尊嫜。郎不食莲子,不识侬心苦。采得莲归...
  • 2.《泛舟(时从弟俱行,兼怀从兄元亮)宋朝·李彭暄风吹天墟,淑景来日涉。繁花已舒颜,晴哢复缓颊。平生万斛愁,赖此短兵接。俯携诸少年,清江玩舟楫。波平罢牵挽,论高辟嚅嗫。缅怀荀慈明,冰霜胸中挟。食贫傍人门,官学...
  • 3.《读子思诗二首·其二宋朝·毕仲游子思诗句好,当日少知音。不作苏梅体,犹胜庾鲍吟。郏城山不改,清颍水犹深。试问安良事,流传直至今。
  • 4.《人日社集·其二明朝·王邦畿诗人省却贺新年,此日期过众亦然。席次是谁应坐坐,一时人便给新笺。
  • 5.《宫词十首·其五明朝·江源何处秋风至,罗衣生暗尘。君王不可见,一望一沾巾。
王士祯的诗词曲代表作

王士祯(1634年917日—1711年6月26日),原名王士禛,字子真,一字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世称王渔洋,谥文简。山东新城(今桓台县)人,常自称济南人。清顺治十五年(1658)进士,康熙四十三年(1704)官至刑部尚书,颇有政声。清初杰出人、文学家,继钱谦益之后主盟诗坛,与朱彝尊并称“南朱北王”。诗论创“神韵”说,于后世影响深远。早年诗作清丽澄淡,中年转为苍劲。擅长各体,尤工七绝。好为笔记,有《池北偶谈》、《古夫于亭杂录》、《香祖笔记》等。
康熙朝书画家宋荦称王士祯“书法高秀似晋人“。近人称其书法为“诗人之书”。博学好古,又能鉴别书、鼎彝之属,精金石篆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