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郑郎赴粤西幕府(故郎中次公子)

朝代:清朝|作者:王士祯|

当时红旆向西川,水部风流似郑虔。

被酒共眠金雁驿,分题多在浣花笺。

故人一别成千载,公子重逢又十年。

去谒征南年正少,牂牁春尽水如烟。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渔洋人精华录卷八

2. 故郎中次公子

猜您喜欢

  • 1.《金谷园唐朝·杜牧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
  • 2.《潘子真用悭字韵劝香城人葺陈陶书堂因和之·其一宋朝·洪刍一宿层城饭香积,六年清镜改朱颜。陈陶仙去书堂坏,罗幕尘生春昼闲。每向山头望城里,直疑天上非人间。可能分我寻常地,抹月批风想不悭。
  • 3.《得家书三首·其一明朝·王立道三春候归雁,四月见家书。客思真无赖,亲恩自不疏。诗书馀旧业,水竹卜新居。喜极浑忘寐,千金定未如。
  • 4.《沧浪曲宋朝·张方平五湖波浪涵秋空,风烟萧索愁溶溶。棹扁舟兮长迈,当年则有越相之范公。乌喙不仁固可恨,文种踟蹰亦已庸。功大不赏威震主,不去必诛今古同。周霍中曾殆如线,黥韩竟不保其终...
  • 5.《广瑞岩和尚呼主人公诺·其三宋朝·释怀深主人公诺听我劝,浮生莫作欺瞒汉。暗里虽然瞒得来,明中依旧还消散。
王士祯的诗词曲代表作

王士祯(1634年917日—1711年6月26日),原名王士禛,字子真,一字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世称王渔洋,谥文简。山东新城(今桓台县)人,常自称济南人。清顺治十五年(1658)进士,康熙四十三年(1704)官至刑部尚书,颇有政声。清初杰出人、文学家,继钱谦益之后主盟诗坛,与朱彝尊并称“南朱北王”。诗论创“神韵”说,于后世影响深远。早年诗作清丽澄淡,中年转为苍劲。擅长各体,尤工七绝。好为笔记,有《池北偶谈》、《古夫于亭杂录》、《香祖笔记》等。
康熙朝书画家宋荦称王士祯“书法高秀似晋人“。近人称其书法为“诗人之书”。博学好古,又能鉴别书、鼎彝之属,精金石篆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