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山史读易庐时久客淮南未归

朝代:清朝|作者:王士祯|

多年华下遂君初,廿载重过访旧庐。

满径苔痕侵竹石,当窗岳色净琴书。

山中宰相人谁识,江左夷吾我不如。

为报倦游归及早,淮南无此好家居。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韵 出处:渔洋人精华录卷十

猜您喜欢

  • 1.《咏李孝子割股明朝·王之猷北堂一病三春久,孝子徬徨日奔走。忧结中肠如食荼,午夜吁天朝北斗。昊天悯吊启元关,藐躬自有回生丹。引刀割股调羹进,血肉淋漓色坦然。一点精诚天地剖,片心激烈风雷吼。...
  • 2.《读齐世家宋朝·张方平默坐磻溪素发垂,商周于此系兴衰。机深正似忘机者,应被沙鸥静处窥。
  • 3.《淇县谒武公祠明朝·余子俊昔闻淇澳水,今过武公乡。清远灵沙静,幽深草树荒。筼筜常梦竹,蘋藻未登堂。睿圣名千古,高风耿不忘。
  • 4.《宿曹溪方丈明朝·岑用宾兰若隐珠林,窗虚月半阴。僧开莲阁晓,客恋草堂深。塔影连云影,钟音和梵音。溪流留演偈,一切本无心。
  • 5.《张巡庙联明朝·李春熙孤忠百战江山血;一死千秋天地魂。
王士祯的诗词曲代表作

王士祯(1634年917日—1711年6月26日),原名王士禛,字子真,一字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世称王渔洋,谥文简。山东新城(今桓台县)人,常自称济南人。清顺治十五年(1658)进士,康熙四十三年(1704)官至刑部尚书,颇有政声。清初杰出人、文学家,继钱谦益之后主盟诗坛,与朱彝尊并称“南朱北王”。诗论创“神韵”说,于后世影响深远。早年诗作清丽澄淡,中年转为苍劲。擅长各体,尤工七绝。好为笔记,有《池北偶谈》、《古夫于亭杂录》、《香祖笔记》等。
康熙朝书画家宋荦称王士祯“书法高秀似晋人“。近人称其书法为“诗人之书”。博学好古,又能鉴别书、鼎彝之属,精金石篆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