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十笏草堂梅竹二首(西樵先生读书处)·其二

朝代:清朝|作者:王士祯|

种树人何在,三逢岁暮时。

夜来风雪里,无复旧连枝。

注释

1. 五言绝句 押支韵 出处:渔洋人精华录卷八

2. 西樵先生读书

猜您喜欢

  • 1.《群校思乐亭对酒元朝·洪焱祖高斋俯远山,烟树疑无地。急雨破微晴,馀春起秋思。念彼荷蓑人,原田各趋事。劳生有近功,实务非清议。而我独何为,穷年守经笥。讲授信多娱,抚躬祗自喟。
  • 2.《句·其六宋朝·林迥尺书中夜至,清晓即扬鞭。
  • 3.《偈二十四首·其八宋朝·释守卓欲明生死须穷道,一叶落时天下秋。不涉去来常变化,归根得旨但随流。
  • 4.《贫居自述·其四十五明朝·李孔修惟有人心高似天,谁知造化五行偏。贪心欲享千年寿,立意徒劳万顷田。做到尚书思阁老,既为皇帝望升仙。荣华富贵皆前定,惟愿儿孙世代贤。
  • 5.《雪后寄怀汤伯蕃明朝·李寄风叫云围一草庐,了无人到问菇芦。空林跌地一声雪,野水依蒲几点凫。即景无诗因病废,登山有杖胜儿扶。寻梅我是襄阳孟,郑五桥边得句无。
王士祯的诗词曲代表作

王士祯(1634年917日—1711年6月26日),原名王士禛,字子真,一字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世称王渔洋,谥文简。山东新城(今桓台县)人,常自称济南人。清顺治十五年(1658)进士,康熙四十三年(1704)官至刑部尚书,颇有政声。清初杰出人、文学家,继钱谦益之后主盟诗坛,与朱彝尊并称“南朱北王”。诗论创“神韵”说,于后世影响深远。早年诗作清丽澄淡,中年转为苍劲。擅长各体,尤工七绝。好为笔记,有《池北偶谈》、《古夫于亭杂录》、《香祖笔记》等。
康熙朝书画家宋荦称王士祯“书法高秀似晋人“。近人称其书法为“诗人之书”。博学好古,又能鉴别书、鼎彝之属,精金石篆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