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唐后主祠二首(在圆通寺)·其一

朝代:清朝|作者:王士祯|

佞佛终何事,秦淮旧恨长。

空山遗甃在,犹自说南唐。

注释

1. 五言绝句 押阳韵 出处:渔洋人精华录卷九

2. 在圆通寺

猜您喜欢

  • 1.《渡易水明朝·陈子龙并刀昨夜匣中鸣,燕赵悲歌最不平;易水潺湲云草碧,可怜无处送荆卿!
  • 2.《和运使学士浣花亭宋朝·葛琳井络西南区,成都号佳丽。锦城十里外,景物居然异。傍萦浣花溪,中开布金地。杜宅岿遗址,任祠载经祀。自昔岁一游,有亭久摧废。将期汎舟会,先此留旌骑。弗基矧肯构,后人...
  • 3.《送潍州詹倅五首·其一宋朝·綦崇礼矫矫摩天姿,青云久垂翅。别乘屈王祥,海隅赖康济。峻节回郡政,深仁赈民匮。胡不三年留,斯民且安慰。
  • 4.《颂古三首·其一宋朝·释法忠秤锤落井,只有秤衡。两两相忆,分物不平。方始取出乎锤,忽又失却秤衡。始去邻家借觅,衡上不曾钉星。休休,重者从他重,轻者从他轻。
  • 5.《雁儿落元朝·郑廷玉不由我不感伤。不由我添悲怆。咱须是美眷姻。争奈有这村和尚。
王士祯的诗词曲代表作

王士祯(1634年917日—1711年6月26日),原名王士禛,字子真,一字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世称王渔洋,谥文简。山东新城(今桓台县)人,常自称济南人。清顺治十五年(1658)进士,康熙四十三年(1704)官至刑部尚书,颇有政声。清初杰出人、文学家,继钱谦益之后主盟诗坛,与朱彝尊并称“南朱北王”。诗论创“神韵”说,于后世影响深远。早年诗作清丽澄淡,中年转为苍劲。擅长各体,尤工七绝。好为笔记,有《池北偶谈》、《古夫于亭杂录》、《香祖笔记》等。
康熙朝书画家宋荦称王士祯“书法高秀似晋人“。近人称其书法为“诗人之书”。博学好古,又能鉴别书、鼎彝之属,精金石篆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