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居寺谒宋文宪公祠(在文殊院)

朝代:清朝|作者:王士祯|

一代高文奉至尊,那知投老葬蛮村。

祗应回向文殊境,共證毗耶不二门。

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元韵 出处:渔洋人精华录卷十

2. 在文殊院

猜您喜欢

  • 1.《踏莎行·晚景明朝·陈霆流水孤村,荒城古道。槎牙老木乌鸢噪。夕阳倒影射疏林,江边一带芙蓉老。风暝寒烟,天低衰草,登楼望极群峰小。欲将归信问行人,青山尽处行人少。
  • 2.《代范忠宣挽中散某公三首·其一宋朝·毕仲游平日书生贵,中年使者尊。绣衣虽去国,珠履会填门。奏疏皆民事,遗言为国恩。哭君无好句,端坐独招魂。
  • 3.《送洪区邱先生教谕长清明朝·王钺白发焉能逐队行,一官独冷称长清。遗民自识康成草,博士家传伏氏经。瘦马骨高疲远道,古槐根出枕荒城。应怜到日多幽赏,松桂高风苜蓿羹。
  • 4.《李丞相读书台明朝·朱升昔贤曾习静,为客借僧堂。听法过苔径,摊书据石床。佛灯然雨暗,僧饭煮泉香。虽自纡朱组,幽期岂暂忘。
  • 5.《镜园和邓玄度步韵·其十一明朝·李云龙何用语呢喃,谗夫枉自谗。宜人有丘壑,毋恙是归帆。治地延修竹,为庵倚翠岩。龙阿知我者,不必咏长镵。
王士祯的诗词曲代表作

王士祯(1634年917日—1711年6月26日),原名王士禛,字子真,一字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世称王渔洋,谥文简。山东新城(今桓台县)人,常自称济南人。清顺治十五年(1658)进士,康熙四十三年(1704)官至刑部尚书,颇有政声。清初杰出人、文学家,继钱谦益之后主盟诗坛,与朱彝尊并称“南朱北王”。诗论创“神韵”说,于后世影响深远。早年诗作清丽澄淡,中年转为苍劲。擅长各体,尤工七绝。好为笔记,有《池北偶谈》、《古夫于亭杂录》、《香祖笔记》等。
康熙朝书画家宋荦称王士祯“书法高秀似晋人“。近人称其书法为“诗人之书”。博学好古,又能鉴别书、鼎彝之属,精金石篆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