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丈山

朝代:唐朝|作者:李忱|
大雄真迹枕危峦,梵宇层楼耸万般。日月每从肩上过,
山河长在掌中看。仙峰不间三春秀,灵境何时六月寒。
更有上方人罕到,暮钟朝磬碧云端。

猜您喜欢

  • 1.《寻陆鸿渐不遇唐朝·皎然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时每日斜。
  • 2.《西平乐·稚柳苏晴宋朝·周邦彦 元丰初,予以布衣西上,过天长道中。后四十余年,辛丑正月,避贼复游故地。感叹岁月,偶成此词。 稚柳苏晴,故溪歇雨,川迥未觉春赊。驼褐寒侵,正怜初日,轻阴抵死须遮...
  • 3.《忆滁州幽谷宋朝·欧阳修滁南幽谷抱千峰,高下山花远近红。当日辛勤皆手植,而今开落任春风。主人不觉悲华发,野老犹能说醉翁。谁与援琴亲写取,夜泉声在翠微中。
  • 4.《桃花坞怀古宋朝·赵公豫坞号桃花著历阳,张公曾作读书堂。琅琅文采光前代,奕奕儒风显盛唐。履境怀人诚韵事,居今稽古属贤良。河流不减当年绿,酌水犹馀翰墨香。
  • 5.《晚次流河驿明朝·朱豹帆飞来远浦,棹舣临荒驿。荡荡风起波,昏昏日沉夕。钟鸣山寺杳,鸟宿沙汀白。亲舍尚迢遥,挑灯未眠客。
李忱的诗词曲代表作

唐宣宗李忱(chén)(810年-859年),唐朝第十六位皇帝(除武则天和殇帝李重茂外,846年—859年在位),唐宪宗李纯第十三子,唐穆宗李恒异母弟。初名李怡,长庆元年(821年),封光王。
会昌六年(846年),唐武宗死后,李忱为宦官元贽等所立,以皇太叔继位。
李忱勤于政事,孜孜求治,喜读《贞观政要》。他在位期间,整顿吏治,并限制皇亲和宦官,将死于甘露之变中除郑注、李训之外的百官全部昭。对外关系上,击败吐蕃、收复河湟,安定塞北、平定安南。尤其是收复河湟,这是安史之乱后,唐对吐蕃的重大军事胜利之一。
李忱在位时期是唐朝继会昌中兴以后又一段安定繁荣的时期,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称之为“大中之治”。李忱性格明察沉断,用法无私,从谏如流,重惜官赏,恭谨节俭,惠爱民物,所以直至唐亡,百姓仍思咏他,称其为“小太宗”。
大中十三年(859年)八,李忱因服长生药中毒,于大明宫驾崩,享年五十岁,在位十三年。谥号圣武献文孝皇帝,庙号宣宗,葬于贞陵。后加谥元圣至明成武献文睿智章仁神聪懿道大孝皇帝。
李忱工,《全唐诗》录有其诗六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