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泉和涪翁韵

朝代:清朝|作者:王士祯|

春山细雨三人俱,藤笈亲携桑苧书。

缚亭甃石几年事,至今浣沼喷明珠。

山人形癯味道腴,九坞不老将焉如。

军持铜钵此生毕,买田即傍芙蓉湖。

注释

1. 押词韵第四部 出处:渔洋人精华录卷一

猜您喜欢

  • 1.《普天乐·浙江秋元朝·姚燧浙江秋,吴愁夜。愁随潮去,恨与愁叠。寒雁来,芙蓉谢。冷雨青灯读书舍,怕离别又早离别。今宵醉也,明朝去也,宁奈些些。
  • 2.《元旦奉陪虞阁老仙盖山行香次韵元朝·李隼六龙扶日上遥空,玉殿春晴瑞雪融。华盖天光双阙近,蓬莱云气九霄通。仙童仗引浮丘伯,野老门迎太史公。却忆御前催草诏,几回朝罢大明宫。
  • 3.《晚饮宋朝·吕陶霁景宜将远眼看,绿阴垂地已春阑。山巅日出方乘暖,峡口风来又作寒。老去心情非往事,閒中谈笑有馀欢。玉盘四照江如练,忍对澄辉不倚阑。
  • 4.《宋朝·李曼崖深经夏不融雪,江阔架筒难入城。
  • 5.《李伯时作渊明归去来图王性之刻于琢玉坊病僧祖可见而赋诗宋朝·释祖可坐上柴桑墟落烟,眼中百里旧山川。候门稚子似无恙,三径巾车人绝怜。尚友当须今逸少,丹青宁复老龙眠。流传匪独遗怡玩,端使懦夫怀凛然。
王士祯的诗词曲代表作

王士祯(1634年917日—1711年6月26日),原名王士禛,字子真,一字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世称王渔洋,谥文简。山东新城(今桓台县)人,常自称济南人。清顺治十五年(1658)进士,康熙四十三年(1704)官至刑部尚书,颇有政声。清初杰出人、文学家,继钱谦益之后主盟诗坛,与朱彝尊并称“南朱北王”。诗论创“神韵”说,于后世影响深远。早年诗作清丽澄淡,中年转为苍劲。擅长各体,尤工七绝。好为笔记,有《池北偶谈》、《古夫于亭杂录》、《香祖笔记》等。
康熙朝书画家宋荦称王士祯“书法高秀似晋人“。近人称其书法为“诗人之书”。博学好古,又能鉴别书、鼎彝之属,精金石篆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