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与方尔止黄心甫邹吁士盛珍示集平山堂送方黄二子赴青州谒周侍郎

朝代:清朝|作者:王士祯|

西风萧萧天雨霜,秋高木落当重阳。

鶗鴂先鸣蕙芳歇,雁门鸿雁来何方。

今我不乐出行迈,西城近对平山堂。

欧公风流已黄土,旧游寂莫风烟苍。

乔木修竹无复在,荒芜断陇栖牛羊。

刘苏到日已陈迹,况复清浅论沧桑。

京江南望流汤汤,北固山高枕铁瓮。

萧公旌旆何飞扬,云龙直北云茫茫。

彭城戏马启高宴,至今边朔传名章。

孤蓬惊沙振丛薄,哀萤蔓草缠雷塘。

从来王霸已如此,牛山何必沾衣裳。

与君并坐但鼓瑟,醉倒聊复呼葛彊。

樽前聚散况难必,羽声变徵何激昂。

明朝送汝望诸泽,欲趁桓公作急装。

注释

1. 出处:渔洋人精华录卷一

2. 原父

猜您喜欢

王士祯的诗词曲代表作

王士祯(1634年917日—1711年6月26日),原名王士禛,字子真,一字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世称王渔洋,谥文简。山东新城(今桓台县)人,常自称济南人。清顺治十五年(1658)进士,康熙四十三年(1704)官至刑部尚书,颇有政声。清初杰出人、文学家,继钱谦益之后主盟诗坛,与朱彝尊并称“南朱北王”。诗论创“神韵”说,于后世影响深远。早年诗作清丽澄淡,中年转为苍劲。擅长各体,尤工七绝。好为笔记,有《池北偶谈》、《古夫于亭杂录》、《香祖笔记》等。
康熙朝书画家宋荦称王士祯“书法高秀似晋人“。近人称其书法为“诗人之书”。博学好古,又能鉴别书、鼎彝之属,精金石篆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