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迹三首为岳给事赋·其三·青陵台

朝代:清朝|作者:王士祯|

东郭一旷望,尚见青陵台。

台边两梓树,古冢何崔巍。

下有鸳鸯宿,上有乌鹊哀。

遐哉一女子,大义终不亏。

注释

1. 押词韵第三部 出处:渔洋人精华录卷四

猜您喜欢

  • 1.《浪淘沙令·伊吕两衰翁宋朝·王安石伊吕两衰翁,历遍穷通。一为钓叟一耕佣。若使当时身不遇,老了英雄。汤武偶相逢,风虎云龙。兴王只在谈笑中。直至如今千载后,谁与争功!
  • 2.《眉文砚诗元朝·张仲深谁斸云根出混沦,一区玄璧重玙璠。龙香秪解供吟笔,不管春山湿黛痕。
  • 3.《秋日县斋宋朝·刘挚节物秋将半,疏慵日益加。不为投劾去,徒有折腰嗟。味酒怀江鳜,乘风忆海槎。东篱满凉露,已约伴黄花。
  • 4.《送林居鲁次韵明朝·石宝百年来去几风尘,江上青峰是故人。岂必龟蒙情独散,分明陆贾语多新。金陵诗社谁争长,鲁国儒生自有真。我亦金门多病客,鉴湖何日乞閒身。
  • 5.《送李印渚侍讲册封崇府明朝·李孙宸浮槎星汉意如何,词苑承恩奉使多。地是中天开赤社,册盟如带指黄河。剪桐一叶秋初下,丛桂幽山客亦过。史局只个徵实录,斑斓舞罢莫蹉跎。
王士祯的诗词曲代表作

王士祯(1634年917日—1711年6月26日),原名王士禛,字子真,一字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世称王渔洋,谥文简。山东新城(今桓台县)人,常自称济南人。清顺治十五年(1658)进士,康熙四十三年(1704)官至刑部尚书,颇有政声。清初杰出人、文学家,继钱谦益之后主盟诗坛,与朱彝尊并称“南朱北王”。诗论创“神韵”说,于后世影响深远。早年诗作清丽澄淡,中年转为苍劲。擅长各体,尤工七绝。好为笔记,有《池北偶谈》、《古夫于亭杂录》、《香祖笔记》等。
康熙朝书画家宋荦称王士祯“书法高秀似晋人“。近人称其书法为“诗人之书”。博学好古,又能鉴别书、鼎彝之属,精金石篆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