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上感咏十二首·其三

朝代:清朝|作者:杜关|

不战师先溃,仓皇去若飞。

天王自明圣,大帅忍依违。

身败名俱裂,兵穷将独肥。

谁怜宋卿子,坚垒失戎机。

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微韵

2. 宋庆弃守摩天岭。

猜您喜欢

  • 1.《山坡羊·洛阳怀古元朝·张养浩   天津桥上,凭栏遥望,舂陵王气都凋丧;树苍苍,水茫茫,云台不见中兴将。千古转头归灭亡。功,也不久长,名,也不久长。
  • 2.《绍兴清朝·郑板桥丞相纷纷诏敕多,绍兴天子只酣歌。金人欲送徽钦返,其奈中原不要何!
  • 3.《题紫膏院壁(院有茶山)宋朝·许景衡雪消溪谷已含春,雷动枪旗一簇新。解道人间最仙景,风流无复杜陵人。
  • 4.《答安懋卿明朝·佘翔词赋纵横重两都,江南才子起菰芦。何来题凤空归去,一夜柴门月色孤。
  • 5.《贫居自述·其七十四明朝·李孔修产业贫来欲变迁,安排出账卖书田。鱼缯却被猫勾破,米袋还遭鼠咬穿。汲汲要偿诗社债,区区欲办酒家钱。钓船刚值风波急,撑入芦花稳处眠。
杜关(1864~1929),原名德舆,字若洲,后更名杜关。晚年自署柴扉野老。四川宜宾长宁县上西乡(今属四川长宁双河镇)人。光绪二十年(1894年)卖田产8亩作路费去应顺天府乡试,中举人。次年居上海,对中日甲午战争后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关条约》极其愤慨,沉痛地写了《沪上感咏》12首,并发表悲壮激昂的《哀辽东赋》,一时广传京、津、沪。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中进士,后授户部主事,因时局动荡,未能就职。同年与黄铭训结婚。杜关自号“柴扉野老”,闭门不问政事,惟与朋友诗琴书相娱。诗皆感时忧世之作,部分收入《柴扉文存》和《柴扉诗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