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上感咏十二首·其四

朝代:清朝|作者:杜关|

枉负皇天宠,城亡土易崩。

乌啼箕子国,鬼哭汉家陵。

反噬伤饥虎,高飞失饱鹰。

至今悲傅燮,孤节独峥崚。

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蒸韵

2. 叶志超牙一败,捏报胜战,叼赏二万两之多。

猜您喜欢

  • 1.《对雪明朝·王氏拂幌飘窗玉不如,一庭寒色晓光馀。闺中诗思同清洁,分付双鬟莫扫除。
  • 2.《浪淘沙·山中寻沈道士明朝·王翃踪迹半烟霞。路远溪斜。光风生草生芽。古洞云深无觅处,鸾鹤人家。屏竹艺青笆。石偃床砂。蜂游兰气散晴衙。一夜湍声春雨足,纯是桃花。
  • 3.《夜坐观书宋朝·张守青灯只影夜迢迢,赖有尘编洗郁陶。此事长惭作吏废,少功又笑为儒劳。行藏老骥思千里,用否九牛亡一毛。端为鲈鱼挽幽兴,拟飞烟艇破秋涛。
  • 4.《寄泮水诸公明朝·周德行早年曾许笔如杠,老我于今兴已降。作客浑如锦江杜,携家未遂鹿门庞。沙鸥睡熟原相并,梁燕飞来偶自双。昨夜梦魂归别墅,富春山锁白云窗。
  • 5.《元宫词(一百三首)·其九十八明朝·周宪王元统年来诏敕殷,中书省里事纷纭。昨朝传出宫中旨,江浙支盐数万斤。
杜关(1864~1929),原名德舆,字若洲,后更名杜关。晚年自署柴扉野老。四川宜宾长宁县上西乡(今属四川长宁双河镇)人。光绪二十年(1894年)卖田产8亩作路费去应顺天府乡试,中举人。次年居上,对中日甲午战争后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关条约》极其愤慨,沉痛地写了《沪上感咏》12首,并发表悲壮激昂的《哀辽东赋》,一时广传京、津、沪。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中进士,后授户部主事,因时局动荡,未能就职。同年与黄铭训结婚。杜关自号“柴扉野老”,闭门不问政事,惟与朋友琴书相娱。诗皆感时忧世之作,部分收入《柴扉文存》和《柴扉诗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