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上感咏十二首·其七

朝代:清朝|作者:杜关|

东伐岁云暮,天寒风怒号。

主恩逾挟纩,将命不同袍。

筹策楼空寄,投戈枕自高。

频年输饷费,可惜曳兵逃。

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豪韵

2. 公家所给皮袄棉衣等件,悉为将领扣去。

猜您喜欢

  • 1.《溪山高士图明朝·王汝玉万山环绕树高低,十里烟霞路欲迷。一夜东风花乱落,莫教流出武陵溪。
  • 2.《过灵泉寺·其二宋朝·黄廉六年道路三经此,山色泉声似故人。惭愧老僧相慰问,官郎何事过门频。
  • 3.《浪淘沙·闺情明朝·史可程茸朵唾芳襟。燕语愔愔。麝烟孤袅暗瑶琴。手弄裙腰双绣带,怪结同心。蝶梦暖香衾。消受而今。一钩纤月踏花阴。不信银河天样阔,比得愁深。
  • 4.《米仲诏招集漫园三首·其二明朝·何吾驺世路漫漫去复过,漫从帝里课松萝。浓香不散陶潜菊,柔翰其如逸少鹅。似送西山供案入,欲驱南海那云多。最怜半踏芳洲舫,衣袂翻然接绛河。
  • 5.《大迓鼓明朝·汪廷讷男儿太薄情。生:卑人有何情薄。旦:贪花恋酒忘。裙布钗荆。生:如有此事。怎瞒得苍头。旦:望君早把归鞭整。将明珠十斛买娉婷只要你。从此收心。休如荡萍。
杜关(1864~1929),原名德舆,字若洲,后更名杜关。晚年自署柴扉野老。四川宜宾长宁县上西乡(今属四川长宁双河镇)人。光绪二十年(1894年)卖田产8亩作路费去应顺天府乡试,中举人。次年居上,对中日甲午战争后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关条约》极其愤慨,沉痛地写了《沪上感咏》12首,并发表悲壮激昂的《哀辽东赋》,一时广传京、津、沪。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中进士,后授户部主事,因时局动荡,未能就职。同年与黄铭训结婚。杜关自号“柴扉野老”,闭门不问政事,惟与朋友琴书相娱。诗皆感时忧世之作,部分收入《柴扉文存》和《柴扉诗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