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上感咏十二首·其八

朝代:清朝|作者:杜关|

忍割商于地,遗黎尚爱君。

辅车依虢叔,弱冠忆终军。

北极馀兵气,南溟有寇氛。

中流谁砥柱,独立看孤云。

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文韵

2. 割台湾与倭,义民不服。

猜您喜欢

  • 1.《贺明朝·忆昔花间相见后唐朝·欧阳炯 忆昔花间相见后,只凭纤手,暗抛红豆。人前不解,巧传心事,别来依旧,辜负春昼。碧罗衣上蹙金绣,睹对对鸳鸯,空裛泪痕透。想韶颜非久,终是为伊,只恁偷瘦。
  • 2.《呈周承议兼简通判签判二首·其二宋朝·陆佃下车明日燕西湖,醉倚高花不用扶。鸥鸟便应知我意,海棠今复恨公无。佳人舞罢头缠锦,座客诗成咳有珠。圣主若容长守此,不妨生就白髭须。
  • 3.《送陈舜举明朝·吴希贤银烛高台夜,无端别思新。朝廷初试士,乡国未归人。寥落江南意,优游濮上春。冥鸿天咫尺,京国是通津。
  • 4.《和鬼蝶明朝·李之世花魂偏作妖,鬼血藏金碧。腐草亦成文,点点留斑迹。
  • 5.《邓尉竹枝词六首·其二清朝·王士祯邓尉山头片雨晴,司徒庙下晚潮生。却登七十二峰阁,玉柱银房相向明。
杜关(1864~1929),原名德舆,字若洲,后更名杜关。晚年自署柴扉野老。四川宜宾长宁县上西乡(今属四川长宁双河镇)人。光绪二十年(1894年)卖田产8亩作路费去应顺天府乡试,中举人。次年居上海,对中日甲午战争后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关条约》极其愤慨,沉痛地写了《沪上感咏》12首,并发表悲壮激昂的《哀辽东赋》,一时广传京、津、沪。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中进士,后授户部主事,因时局动荡,未能就职。同年与黄铭训结婚。杜关自号“柴扉野老”,闭门不问政事,惟与朋友诗琴书相娱。诗皆感时忧世之作,部分收入《柴扉文存》和《柴扉诗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