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答和董汉苍如弟北京

朝代:清朝|作者:杜关|

一从世事幻桑田,朽腐儒生老不鲜。

陶令归来空有宅,杞人忧坠更无天。

见愁鬼哭巴山曲,况听鹃啼洛水边。

都下友朋谁健在,为言皮骨尚当年。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猜您喜欢

  • 1.《卜算子·咏梅宋朝·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 2.《幼蘅行未久,相无又去江户,作此送之近现代·李大钊 逢君已恨晚,此别又如何?大陆龙蛇起,江南风雨多。⒆斯民正憔悴,吾辈尚蹉跎。⒇故国一回首,谁堪返太和?[21] ...
  • 3.《赋谦斋元朝·吴当为山郁穹窿,乃处厚地中。君子有令德,逊志息微躬。种菊春雨洽,纫兰秋露浓。斋居玩易象,素履慎初终。
  • 4.《王郎歌送季夏京试明朝·叶太叔马萧萧,云苍苍。明月珠,献君王。我独胡为送王郎。
  • 5.《援襄都统制张公(顺)元朝·刘麟瑞滔滔一水会襄流,派接均房密运筹。虚舫设机要吊屈,危樯抵壁暂安刘。千兵效死旌麾合,一将捐生介冑浮。独溯长桥犹不暝,为持忠节报凝旒。
杜关(1864~1929),原名德舆,字若洲,后更名杜关。晚年自署柴扉野老。四川宜宾长宁县上西乡(今属四川长宁双河镇)人。光绪二十年(1894年)卖田产8亩作路费去应顺天府乡试,中举人。次年居上海,对中日甲午战争后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关条约》极其愤慨,沉痛地写了《沪上感咏》12首,并发表悲壮激昂的《哀辽东赋》,一时广传京、津、沪。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中进士,后授户部主事,因时局动荡,未能就职。同年与黄铭训结婚。杜关自号“柴扉野老”,闭门不问政事,惟与朋友诗琴书相娱。诗皆感时忧世之作,部分收入《柴扉文存》和《柴扉诗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