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寿诗十二首·其五

朝代:清朝|作者:杜关|

即将孤愤托红妆,岂谓司勋竟是狂。

路入湖心牵菡萏,天低汉口簇艅艎。

飘摇尺五城南杜,窈窕无双江夏黄。

记得题桥还抱柱,白头今喜两苍苍。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猜您喜欢

  • 1.《题水村图元朝·干文传桑梓未能志楚甸,琴书已久住吴门。悠悠江海风烟隔,知是夕阳何处村?
  • 2.《有触宋朝·吕陶三十馀年齿士林,青纶一命鬓霜侵。策名虽动迟留叹,行已常存少壮心。月满涨潭清远梦,春归平野付长吟。前溪况亦称南浦,惜别情悰几倍深。
  • 3.《题陈君适凝翠楼元朝·张仲深北山靓窈南山幽,山中有地如麟洲。道人平生好楼居,看山一月不下楼。素心肯簉鹓鹭侣,雅志自与麋鹿俦。楼头远峰晓泼黛,楼下急涧晴锵球。红尘万丈飞不到,坐觉眼底苍云流。...
  • 4.《风哀十首·其七明朝·李江鹊桥云断误佳期,泪滴西风事已移。捣杵声沈明月冷,蒸梨火尽暮烟迟。人间天上今分两,草木山川总为悲。欲寄锦文何日到,鹊桥云断误佳期。
  • 5.《水西寓目同梁幼宁明府赋·其四明朝·李云龙东家亦有施,西家亦有施。不知花阿那,空自颦娥眉。
杜关(1864~1929),原名德舆,字若洲,后更名杜关。晚年自署柴扉野老。四川宜宾长宁县上西乡(今属四川长宁双河镇)人。光绪二十年(1894年)卖田产8亩作路费去应顺天府乡试,中举人。次年居上,对中日甲午战争后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关条约》极其愤慨,沉痛地写了《沪上感咏》12首,并发表悲壮激昂的《哀辽东赋》,一时广传京、津、沪。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中进士,后授户部主事,因时局动荡,未能就职。同年与黄铭训结婚。杜关自号“柴扉野老”,闭门不问政事,惟与朋友琴书相娱。诗皆感时忧世之作,部分收入《柴扉文存》和《柴扉诗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