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寿诗十二首·其七

朝代:清朝|作者:杜关|

亡胡霸楚战云酣,国事如棋藉手谈。

一统天开周告朔,六朝地险晋都南。

龙兴草莽民为主,马逐桃花女胜男。

礼乐不分新旧异,衣冠还自古今参。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覃韵

猜您喜欢

  • 1.《玉楼春·风前欲劝春光住宋朝·辛弃疾 风前欲劝春光住。春在城南芳草路。未随流落水边花,且作飘零泥上絮。 镜中已觉星星误。人不负春春自负。梦回人远许多愁,只在梨花风雨处。
  • 2.《书感·其一宋朝·杨再十一君枫江渡口草凄凄,桃浦桥边夕照低。惟有旧家双燕子,年年飞绕绿杨堤。
  • 3.《还丹复命篇·其十六·五言十六首宋朝·薛道光访道复寻真,优游四海宾。外多含忍辱,内省任邅迍。为厌人间事,忻逢紫府宾。一言亲点化,玉洞碧桃春。
  • 4.《哭弟颐·其一明朝·祁顺风雨隔羊城,无由更合并。百年兄弟谊,两地死生情。夜梦迷春草,秋霜悴紫荆。私恩惭莫报,空有泪纵横。
  • 5.《篁墩明朝·祁顺新安胜地钟灵秀,四面溪山明锦绣。就中篁墩何所有,绿玉森森环左右。晋代分符得贤守,民庶争留如父母。当时赐第传来久,奕叶相承簪组胄。云摩将军剪强寇,勇略绝伦功最懋。...
杜关(1864~1929),原名德舆,字若洲,后更名杜关。晚年自署柴扉野老。四川宜宾长宁县上西乡(今属四川长宁双河镇)人。光绪二十年(1894年)卖田产8亩作路费去应顺天府乡试,中举人。次年居上海,对中日甲午战争后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关条约》极其愤慨,沉痛地写了《沪上感咏》12首,并发表悲壮激昂的《哀辽东赋》,一时广传京、津、沪。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中进士,后授户部主事,因时局动荡,未能就职。同年与黄铭训结婚。杜关自号“柴扉野老”,闭门不问政事,惟与朋友诗琴书相娱。诗皆感时忧世之作,部分收入《柴扉文存》和《柴扉诗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