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寿诗十二首·其十

朝代:清朝|作者:杜关|

似夷似惠似潜夫,不富不贫不腐儒。

径醉二参交履舄,狂呼百万掷樗蒲。

诗宗正轨唐音有,琴谱中声蜀派无。

意造我书兼众体,古文籀篆隶分俱。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虞韵

猜您喜欢

  • 1.《寒食郊行书事宋朝·范成大 野店垂杨步,荒祠苦竹丛。鹭窥芦箔水,鸟啄纸钱风。媪引浓妆女,儿扶烂醉翁。深村时节好,应为去年丰。
  • 2.《送净心大师住温州江心寺宋朝·释德洪万锻炉中百怨门,哲人虽往典刑存。扫除临济实头谤,称赏黄龙的骨孙。梦泽于菟三口视,丹山雏凤九苞文。还乡妙曲谁能听,一笛波心两岸闻。
  • 3.《兰阳即事·其二清朝·仝卜年金猊香袅麝烟凝,小榻横窗月半棱。花影撩人诗思动,矮笺新试短棨灯。。
  • 4.《步韵答少司空张元中座主明朝·何吾驺老臣忧国岂求怜,闭户经时独黯然。欲乞閒身三亩宅,曾叨廉吏大官筵。于人何意同公瑾,过客无心访仲连。积雪门深留命酒,还从函丈贶高篇。
  • 5.《缺题明朝·杜赞孔雀屏开春梦幽,水晶帘捲篆烟浮。深宫尽日浑无事,閒看桃花落御沟。
杜关(1864~1929),原名德舆,字若洲,后更名杜关。晚年自署柴扉野老。四川宜宾长宁县上西乡(今属四川长宁双河镇)人。光绪二十年(1894年)卖田产8亩作路费去应顺天府乡试,中举人。次年居上海,对中日甲午战争后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关条约》极其愤慨,沉痛地写了《沪上感咏》12首,并发表悲壮激昂的《哀辽东赋》,一时广传京、津、沪。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中进士,后授户部主事,因时局动荡,未能就职。同年与黄铭训结婚。杜关自号“柴扉野老”,闭门不问政事,惟与朋友诗琴书相娱。诗皆感时忧世之作,部分收入《柴扉文存》和《柴扉诗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