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唐裴悦答妻羽仙寄征衣

朝代:清朝|作者:杜关|

龙沙雪暗弓刀寒,铁衣砭骨悲风酸。

胡天万里共明月,陇雁飞迟书到难。

淩晨嘶马饮城窟,忽报长安送征服。

新衣乍启还乍惊,上有血痕红朴簌。

裹时和泪寄匈奴,那知溃久成红珠。

不忍遽著更须著,恐负千金珍重书。

别时裁衣量肥瘦,刚喜与君合身袖。

衣来不似去年宽,怆知两地人非旧。

著君寄衣怜君意,边庭尽夜和衣睡。

归时验取身上衣,模糊血满知谁泪。

猜您喜欢

  • 1.《和司马中丞王岱麓公韵·其四明朝·王希文舌存知世禁,身在且桓槃。难借上方剑,空留柱下冠。月明那愧影,天阔且飞翰。细诵伐檀句,犹知畏素餐。
  • 2.《读法华五首·其二宋朝·释德洪火宅纵横皆暗弊,化城触处是光明。子争狂走欲方炽,宝所依然念不生。
  • 3.《赠珠侍者二首·其一宋朝·释德洪我是布毛侍者,解藏陷虎锋机。勘破诸方归去,一藤深锁烟霏。
  • 4.《落花宋朝·释元肇万紫及千红,枝头一饷空。多因伤夜雨,曾不怨春风。片片随流去,纷纷夕照中。自开还自落,只与去年同。
  • 5.《矶石清风明朝·甘守正百折湟川自上头,风生幽壑漱清流。孤城断岸尘应少,六月登台暑亦收。频听渔歌时欸乃,相看鸥鸟日沉浮。于今怀古多惆怅,抗疏功名付钓钩。
杜关(1864~1929),原名德舆,字若洲,后更名杜关。晚年自署柴扉野老。四川宜宾长宁县上西乡(今属四川长宁双河镇)人。光绪二十年(1894年)卖田产8亩作路费去应顺天府乡试,中举人。次年居上,对中日甲午战争后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关条约》极其愤慨,沉痛地写了《沪上感咏》12首,并发表悲壮激昂的《哀辽东赋》,一时广传京、津、沪。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中进士,后授户部主事,因时局动荡,未能就职。同年与黄铭训结婚。杜关自号“柴扉野老”,闭门不问政事,惟与朋友琴书相娱。诗皆感时忧世之作,部分收入《柴扉文存》和《柴扉诗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