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太孺人贞寿卷·其二

朝代:明朝|作者:姚思虞|

久拚荼蓼几回尝,温语俄惊自上方。

一片丹心同火玉,千秋劲节傲冰霜。

宁辞夜断驺人杼,遂尔名成宓子堂。

即日随车饶雨露,由来饮水识源长。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清州搜玉

猜您喜欢

  • 1.《听弹琴唐朝·刘长卿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七弦  一作:七丝)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 2.《又泛西溪诗十首·其九宋朝·刘跂淡淡春烟夕照微,渡头已觉行人稀。玉樽未尽宾朋意,两桨何妨待月归。
  • 3.《宿石潭寺寄黄炳宋朝·严粲昨夜湖心共泊船,一天星露宿寒烟。朝来极目无洲渚,知采蘋花何处边。
  • 4.《次韵题南明山凌云阁宋朝·释德洪独上凌云百尺楼,栏干一曲一迟留。丁丁樵斧空山里,泛泛渔舟古渡头。蔽日绿阴鸣好鸟,际天芳草牧青牛。回头城市分尘土,堪笑王孙取次游。
  • 5.《初秋同林少宰罗司成游鸡鸣山明朝·李孙宸凉雨初收景乍妍,客裳沾洒思翛然。招携同叩鸡鸣寺,眺望仍登鹫岭巅。霜落渚莲秋万顷,风归巢鹤树千年。萧王香殿埋芳草,宋苑经台起暮烟。两度宦游供汗漫,六朝风物足留连。...
姚思虞(1593—1657),字元逊,一字彦襄,号赓尧,又号缺庵,青县中街人。明万历二十一年生,弱冠以高才中乡试,万历四十年(1612年)得中举人。官河南兰阳知县。寻升陕西临兆府同知,未赴,解组还。会国变,隐居乡里。顺治元年(1644),有聘书征召入京,亦托疾不赴。顺治十四年(1657)卒,傅为撰《姚缺庵墓志铭》。雍正十一年奉旨入忠义祠配享。著有《姚思虞文集》,《康熙青县志》及《津门诗抄》录其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