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伯严同年夜话俞园水阁和樊丈暑夜原韵

朝代:清朝|作者:王乃徵|

众炎欺客得凉宵,尽敞轩窗箑罢摇。

钟阜收云迟堕月,青溪回槛暗通潮。

细香生竹因风觉,远影烧灯映水飘。

话久累嘘还共寂,万方何限室翘翘。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萧韵

猜您喜欢

  • 1.《浣溪沙·桦屋鱼衣柳作城清朝·纳兰容若桦屋鱼衣柳作城,蛟龙鳞动浪花腥,飞扬应逐海东青。 犹记当年军垒迹,不知何处梵钟声,莫将兴废话分明。
  • 2.《独夜明朝·王邦畿起坐不成寐,冥冥夜未分。一灯微有影,四壁悄无闻。豆架斜留月,鱼池下过云。个中宜记著,心绪未能文。
  • 3.《与定师话别六言·其一宋朝·释道潜客有来从东越,示余满把琼瑶。万壑千岩钟秀,故知多士翘翘。
  • 4.《秋闺词明朝·江源飒飒秋风吹锦树,砧声不断思绵绵。玉人一别十年久,青鸟不来双眼穿。绣被夜寒桐叶雨,银屏霜冷菊花天。满前景物俱无赖,断送离愁到酒边。
  • 5.《双调望江南·和南归期虎丘观月明朝·李元鼎因甚事,携手又重分。淮水潭深迷夜雨,吴江枫落冷秋汀。客里怕闻砧。忙发棹,咫尺隔归程。鹢首风清寒漏角,虎丘凉月趁游人。把酒话鸥盟。
王乃徵(1861—1933),字聘三,一字平珊,号病,四川中江人。光绪十六年进士,由庶常授编修,转禦史,出知江西抚州府,以治行称最,旋擢京兆尹。后历任湖北、河南、贵州三省布政使。辛亥革命后隐居于沪,鬻文悬壶自给。著有《嵩洛吟草》、《天目纪游草》等,已散佚,今仅辑得遗八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