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王补阙惠翼庄庙宋丞泚赠别
学道三千春,自言羲和人。轩盖宛若梦,云松长相亲。
偶将二公合,复与三山邻。喜结海上契,自为天外宾。
鸾翮我先铩,龙性君莫驯。朴散不尚古,时讹皆失真。
勿踏荒溪坡,朅来浩然津。薜带何辞楚,桃源堪避秦。
世迫且离别,心在期隐沦。酬赠非炯诫,永言铭佩绅。
学道三千春,自言羲和人。轩盖宛若梦,云松长相亲。
偶将二公合,复与三山邻。喜结海上契,自为天外宾。
鸾翮我先铩,龙性君莫驯。朴散不尚古,时讹皆失真。
勿踏荒溪坡,朅来浩然津。薜带何辞楚,桃源堪避秦。
世迫且离别,心在期隐沦。酬赠非炯诫,永言铭佩绅。
⑴诗题疑有舛错。按唐睿宗子申王,公元720年(开元八年)薨,谥惠庄太子。宋泚必为惠庄太子陵庙丞者也,翼则王补阙之名耳,“惠翼”当作“翼惠”为是。
⑵羲和,一作“羲皇”。《宋书》:陶潜尝言,五六月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
⑶《韵会》:“将,与也。”三山,蓬莱、方丈、瀛洲也。
⑷颜延年诗:“鸾翮有时铩,龙性谁能驯。”李善注:“许慎曰:铩,残羽也。”
⑸朴散,谓淳朴之风散失也。
⑹朅(qiè),发语词。
⑺王勣《游北山赋》:“荷衣薜带,藜仗葛巾。”薜带,用屈原语。屈原既为楚所放逐,迁于沅、湘之间,作《九歌》,其《山鬼》一章云“被薛荔兮带女萝”,盖指山鬼而言,此用其意,指屈原以薛荔为带矣。
⑼班固《幽通赋》:“又申之以炯戒。”颜师古曰:“炯,明也。”
⑽《论语》:“子张书诸绅。”何晏注:“绅,大带也。”邢昺疏:“子张以孔子之言,书之绅带,意其佩服毋忽亡也。”以带束腰,垂其余以为饰,谓之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