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首感赋

朝代:清朝|作者:王竹修|

空过七十五番春,终老东墩作散人。

杜甫诗因怀友富,扬雄家为买书贫。

出门自笑衣冠古,酬世惭无头脑新。

假我馀年当养晦,烟霞啸傲葛天民。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出处:此收于黄洪炎《瀛海诗集》,又载王建竹《台中诗乘》。

猜您喜欢

  • 1.《洗脚亭唐朝·李白白道向姑熟,洪亭临道傍。前有昔时井,下有五丈床。樵女洗素足,行人歇金装。西望白鹭洲,芦花似朝霜。送君此时去,回首泪成行。 
  • 2.《粉蝶儿·和赵晋臣敷文赋落花宋朝·辛弃疾昨日春如,十三女儿学绣。一枝枝、不教花瘦。甚无情,便下得,雨僝风僽。向园林、铺作地衣红绉。而今春似,轻薄荡子难久。记前时、送春归后。把春波,都酿作,一江春酎。约...
  • 3.《和敦仁游月溪用前韵明朝·吴琏萦纡松径路高低,三扣禅关见月溪。千岭南横千岭北,一池东注一池西。飞云洞阔无遮日,过雨林深未湿泥。满日助吟吟不尽,小禽何处数声啼。
  • 4.《拟古·其二明朝·李以麟万里萧关道,相望何漫漫。目短心苦长,清泪何时乾。日落房栊暗,风生衣袂寒。留将双鸳绮,愁绝不成看。
  • 5.《关山月清朝·毛蕃紫塞秋风劲,黄榆玉露寒。可怜今夜月,还在异乡看。画角声偏惨,刀环梦已阑。城头回首望,衰草白漫漫。
王竹修(1865~1944),字养拙,号虚庵,又号逸叟。台中人,光绪间生员。〖参考连横《台湾诗荟》附录,作者简介。〗其父因施九缎事件遭受牵连,光绪十六年(1890)王竹修自请代父受罪,然未获台湾巡抚刘铭传同意〖参考王竹修〈敬步紫蕉赠韵〉一诗自注:「是时,余廿一,方遭施案所累」、「庚寅(1890)十一,余自泉州到台北禀请代父受罪,刘爵抚(按:指刘铭传)不许。」〗,致使生活困蹇穷愁。日治后,王氏丧妻又患耳病,幸赖诸弟资助,始度过难关。昭和四年(1929)创「东墩吟社」,并任社长,后因病力辞,与同宗王石鹏担任该社顾问。王氏擅诗,与新化王则修、南投张达修并称「三修」,又因工于书法,与王石鹏、王则修并称「三王」。除閒咏诗外,王竹修亦热衷击钵联吟与课题徵诗,连横《台湾诗荟》谓其著有《养拙诗钞》,未刊。〖参考张淑玲《台湾南投地区传统诗研究》,文化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硕士论文,2003年5月。〗今王氏诗作据《台湾日日新报》、《台南新报》、《台湾文艺丛志》、《台湾诗报》、《诗报》、《南瀛诗选》等报刊合集辑录编校。(向丽频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