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草·其一

朝代:清朝|作者:王竹修|

未能独立感萧条,左右扶持赖梓乔。

惠露有天身渐长,托根无地恨难消。

茑萝犹幸依松茂,葛藟终惭附木凋。

千古英雄多落拓,几同蓬梗与萍飘。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萧韵 出处:此收于《台湾文艺丛志》第二年第一号,鹿江吟社第四期课题,1920年315日,第一首又载曾笑《东宁击钵吟后集》、赖子清《台湾诗海》。

猜您喜欢

  • 1.《初祖熊耳峰唐朝·克符道者閒佩毗卢印,人天末位尊。宝航横凤浦,金锡挂龙门。去后梁王感,来光魏主恩。葱山携只履,半偈动乾坤。
  • 2.《复用前韵奉酬梦符学录宋朝·周行己子卿五言法,气格厉劲秋。绵绵武功裔,尚不废箕裘。洒然落妙语,一破万古忧。文章本道德,作者通神谋。惜其命不达,白首犹饭牛。学者愿识面,或比韩荆州。儒冠真误身,未免...
  • 3.《霜花明朝·朱克诚曾闻青女手栽培,露冷风严彻夜开。色借龙泉涵碎玉,光凝鸳瓦轶纤埃。轻盈积素迷行佩,冷淡无香讶落梅。何事太阳收拾却,又随流水到天台。
  • 4.《会仙府明朝·邢云路白云飞尽见青山,上有元都日月閒。香满琳宫仙满座,不知甲子在人间。
  • 5.《和常山爱玉诗二首·其一明朝·何巩道驿路风吹堕马妆,陇西流水去茫茫。枝头鹦鹉休相问,梦断春归落野棠。
王竹修(1865~1944),字养拙,号虚庵,又号逸叟。台中人,光绪间生员。〖参考连横《台湾诗荟》附录,作者简介。〗其父因施九缎事件遭受牵连,光绪十六年(1890)王竹修自请代父受罪,然未获台湾巡抚刘铭传同意〖参考王竹修〈敬步紫蕉赠韵〉一诗自注:「是时,余廿一,方遭施案所累」、「庚寅(1890)十一月,余自泉州到台北禀请代父受罪,刘爵抚(按:指刘铭传)不许。」〗,致使生活困蹇穷愁。日治后,王氏丧妻又患耳病,幸赖诸弟资助,始度过难关。昭和四年(1929)创「东墩吟社」,并任社长,后因病力辞,与同宗王石鹏担任该社顾问。王氏擅诗,与新化王则修、南投张达修并称「三修」,又因工于书法,与王石鹏、王则修并称「三王」。除閒咏诗外,王竹修亦热衷击钵联吟与课题徵诗,连横《台湾诗荟》谓其著有《养拙诗钞》,未刊。〖参考张淑玲《台湾南投地区传统诗研究》,文化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硕士论文,2003年5月。〗今王氏诗作据《台湾日日新报》、《台南新报》、《台湾文艺丛志》、《台湾诗报》、《诗报》、《南瀛诗选》等报刊合集辑录编校。(向丽频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