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晋昌亭闻惊禽
羁绪鳏鳏夜景侵,高窗不掩见惊禽。
飞来曲渚烟方合,过尽南塘树更深。
胡马嘶和榆塞笛,楚猿吟杂橘村砧。
失群挂木知何限,远隔天涯共此心。
羁绪鳏鳏夜景侵,高窗不掩见惊禽。
飞来曲渚烟方合,过尽南塘树更深。
胡马嘶和榆塞笛,楚猿吟杂橘村砧。
失群挂木知何限,远隔天涯共此心。
《宿晋昌亭闻惊禽》是晚唐李商隐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作于大中五年深秋赴梓州幕前。首联谓羁人人夜愁悒不眠,偶闻惊起之禽,知是失群之羽。颔联谓惊禽飞来曲渚。暮云方合,来不知其所自来也;过尽南塘.林木深深,去不知其所从去也。颈联谓天下之不堪闻者,不独惊禽,若胡地失群之马。塞上征夫之笛,三峡猿鸣,橘村思妇捣衣之砧声,皆不忍闻也。此以己悲推及天下一切不幸者之悲。末联谓失群者、挂木者,何其多也;即使远隔天涯,亦同病相怜也。黄侃日:“此诗以惊禽兴起己之离绪,以胡马、楚猿陪衬惊禽,通体惟羁绪一句,自道本怀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