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俗

朝代:明朝|作者:卢若腾|

居无宿粮出无马,久安义命伏草野;

鼎沸乾坤未廓清,岂有短长争难舍。

霸陵道上故将军,醉尉呵止亭下宿;

将军与尉昧平生,夜行何以辨真假。

此尉执法良可嘉,后来杀之非罪也。

又如狱中中大夫,死灰欲然遭溺洒。

一旦起为二千石,岳吏就官不伤雅;

汉家狱吏故自贵,虐囚何妨任苟且。

如今薄俗殊不然,加大凌贵等土苴;

伯夷、盗蹠无定名,信口翻掀唇舌哆。

□□□□□□□,□□□□□□□;

□□□□□□□,□□□□□□□。

为小为贱何敢尔,发纵恃有大力者;

厥性既殊毒复阴,鼎不能铸图难写。

招群引类排所憎,鬼弹狐沙暗中打;

顷刻之间市虎成,欲令白璧同碎瓦。

瓦砾珠玉终自分,万目未眯口未哑。

猜您喜欢

  • 1.《城南宋朝·曾巩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
  • 2.《初发嘉州宋朝·苏辙放舟沫江滨,往意念荆楚。击鼓树两旗,势如远征戍。纷纷上船人,橹急不容语。余生虽江阳,未省至嘉树。巉巉九顶峰,可爱不可住。飞舟过山足,佛脚见江浒。舟人尽敛容,竞欲...
  • 3.《苏山元朝·完颜东皋图画天开马岭山,仙家白鹿洞中看。泠泠瑞露春生树,冉冉香云昼满坛。橘井有泉潮玉液,桃源无路问金丹。他年拟卜烟霞计,只恐幽人笑解鞍。
  • 4.《云庵生辰十一首(原注:后有政和二年琼南时作。)·其二宋朝·释德洪一句全提离死生,如今非住昔非行。若知此老无今古,便解临机透识情。满院松声霜后好,十分山月夜来清。儿孙要识吾宗旨,只个金刚瞎眼睛。
  • 5.《独酌明朝·沈守正日车难系一年过,发短心长奈若何。作客自惭游日少,课诗争得似愁多。江乡漫说蹊桃李,野性惟思纫芰荷。雪色如银那不饮,醉龙无日不高歌。
卢若腾(1600~1664),字闲之,福建金门人,因金门为唐代时监牧地,故号牧洲。〖参考林树梅〈明自许先生传〉,《?人文钞》,福州:福建师范大学馆藏。〗明崇祯庚辰十三年(1640)进士,尝官浙江布政使左参议,分司宁绍巡兵备道。居官洁己惠民,士民建祠以奉,有「卢菩萨」之称。南明隆武立,授以右副都禦史,后加兵部尚书。清军南下,若腾守平阳,力战,腰臂中矢,遇水师救出。闻闽败,隆武帝被俘,痛愤赴水,?同僚救起。寻入舟山,辗转至闽海,偕王忠孝、徐孚远等居浯洲屿,自号「留庵(庵)」,一意著述。永历十七年(康熙二年。1663),清兵攻下金门、厦门。次年,遂与沈佺期等东渡,寓澎湖。病亟,遗命题其墓曰「有明自许先生之墓」。  卢氏豪迈,喜六书之学,于文学创作主张需有真实情感,最忌无病呻吟,宜「噫」自己心中之「气」,以直抒心志。尝自述:「丧乱以来,惊心骇目之事,层见?出,其足供料者多矣。」因此其诗颇能反映郑成功复台之艰难,披露郑军纪律不严,至骚扰掳掠百姓之事,以「诗史」观之,未尝不可。此外,卢氏闲退金门时,亦写下品茗、歌咏当地土之诗篇,清新可诵。著作甚丰,惜多已佚。1959年于金门鲁王冢发掘《留庵文集》、《留庵诗集》、《岛噫诗》等。不过诗集中与台湾有关之作不多,或存于《岛噫诗》,或存于《留庵诗文集》内,前者目前可见版本有:(1)旧钞本八世胞侄孙卢德资重录(2)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台湾文献丛刊第二四五种,1968年。(3)台北大通书局,台湾文献史料丛刊,1984年。(4)南投台湾省文献委员会,台湾历史文献丛刊‧诗文集类。第二种系根据旧钞本勘校,另加《留庵文选》一卷(序十、书二、疏十、露布一、传一);而第三、四种又悉据第二种版本。《留庵诗文集》系1969年由金门县文献委员会出版,依据林策勋抄寄作品二十馀首及其他书籍著录而得,其中部分作品乃《岛噫诗》所无。唯其中〈澎湖文石歌〉、〈澎湖〉、〈金晓霞〉三首诗应为钱琦之作。(许俊雅、黄美娥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