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屋

朝代:明朝|作者:卢若腾|

借屋复借屋,屋借恶客主人哭;

本言借半暂居停,转瞬主人被驱逐。

亦有不逐主人者,日爨主薪食主谷;

主人应役如奴婢,少不如意遭鞭扑。

或嫌湫隘再迁去,便将主屋向人鬻;

间逞豪兴构新居,在在隙地任卜筑。

东邻取土西邻瓦,南邻移石北邻木;

旬日之间庆落成,四邻旧巢皆倾覆。

加之警息朝夕传,土著尽编入册牍;

昼不得耕夜不眠,执殳荷戈走仆仆。

此地聚庐数百年,贫富相安无觳觫;

自从恶客逼此处,丁壮老稚泪盈目。

人言胡虏如长蛇,岂知恶客是短蝮!

注释

1. 押屋韵

猜您喜欢

  • 1.《赠张公洲革处士唐朝·李白 抱瓮灌秋蔬,心闲游天云。每将瓜田叟,耕种汉水濆。时登张公洲,入兽不乱群。井无桔槔事,门绝刺绣文。长揖二千石,远辞百里君。斯为真隐者,吾党慕清芬。
  • 2.《寒食江州满塘驿唐朝·宋之问去年上巳洛桥边,今年寒食庐山曲。遥怜巩树花应满,复见吴洲草新绿。吴洲春草兰杜芳,感物思归怀故乡。驿骑明朝发何处?猿声今夜断君肠。
  • 3.《鸳鸯湖棹歌·之二十二清朝·朱彝尊谷水由来出小湖,渚城辟塞总春芜。战场吴楚看犹在,折戟沙中定有无。
  • 4.《晓出跨湖桥元朝·洪焱祖扁舟东下却西还,秋在湖光欲曙间。送客出城无吝色,青青惟有卧龙山。
  • 5.《贻草莱章察宋朝·吕陶汉焰中熄哀平微,子云有道不有时。立言尽括二仪数,八十一首渊而微。至神不形复不见,玄道固非人易知。刘歆尝恐覆酱瓿,切愤学者斯言垂。桓谭亦谓传必久,贱近贵远可逆推。...
卢若腾(1600~1664),字闲之,福建金门人,因金门为唐代时监牧地,故号牧洲。〖参考林树梅〈明自许先生传〉,《?人文钞》,福州:福建师范大学馆藏。〗明崇祯庚辰十三年(1640)进士,尝官浙江布政使左参议,分司宁绍巡兵备道。居官洁己惠民,士民建祠以奉,有「卢菩萨」之称。南明隆武立,授以右副都禦史,后加兵部尚书。清军南下,若腾守平阳,力战,腰臂中矢,遇水师救出。闻闽败,隆武帝被俘,痛愤赴水,?同僚救起。寻入舟山,辗转至闽海,偕王忠孝、徐孚远等居浯洲屿,自号「留庵(庵)」,一意著述。永历十七年(康熙二年。1663),清兵攻下金门、厦门。次年,遂与沈佺期等东渡,寓澎湖。病亟,遗命题其墓曰「有明自许先生之墓」。  卢氏豪迈,喜六书之学,于文学创作主张需有真实情感,最忌无病呻吟,宜「噫」自己心中之「气」,以直抒心志。尝自述:「丧乱以来,惊心骇目之事,层见?出,其足供料者多矣。」因此其诗颇能反映郑成功复台之艰难,披露郑军纪律不严,至骚扰掳掠百姓之事,以「诗史」观之,未尝不可。此外,卢氏闲退金门时,亦写下品茗、歌咏当地土之诗篇,清新可诵。著作甚丰,惜多已佚。1959年于金门鲁王冢发掘《留庵文集》、《留庵诗集》、《岛噫诗》等。不过诗集中与台湾有关之作不多,或存于《岛噫诗》,或存于《留庵诗文集》内,前者目前可见版本有:(1)旧钞本八世胞侄孙卢德资重录(2)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台湾文献丛刊第二四五种,1968年。(3)台北大通书局,台湾文献史料丛刊,1984年。(4)南投台湾省文献委员会,台湾历史文献丛刊‧诗文集类。第二种系根据旧钞本勘校,另加《留庵文选》一卷(序十、书二、疏十、露布一、传一);而第三、四种又悉据第二种版本。《留庵诗文集》系1969年由金门县文献委员会出版,依据林策勋抄寄作品二十馀首及其他书籍著录而得,其中部分作品乃《岛噫诗》所无。唯其中〈澎湖文石歌〉、〈澎湖〉、〈金晓霞〉三首诗应为钱琦之作。(许俊雅、黄美娥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