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宁夏出塞滨河行至白塔乘舟顺流而下抵湖滩河朔作

朝代:清朝|作者:康熙|

黄河之源难可穷,滔滔来自遐荒中。

既入洮兰复西出,飞涛浩瀚声淙淙。

来从边山远跋涉,遣师挽饷兼采风。

回銮欲假顺流便,特乘艇舰浮奔洪。

潆洄大野势几曲,沙岸颓突还巃嵷。

乱柳排生枝干密,中有巨鹿藏榛丛。

遥山转转行莫尽,忽前俄后迷西东。

有时塞云催急雨,晚天霁色横长虹。

旌门月上夜皎洁,水光直与银汉通。

放棹百里只瞬息,迅于走坂驰骏骢。

中霄望见旄头落,幕北已奏烟尘空。

兹行永得息兵革,岂惜晓暮劳予躬。

长河绵延古鲜历,巡阅乃与区域同。

自此寰海乐清晏,熙恬万国咸亨丰。

注释

1. 押词韵第一部

2. 四十四日,奏报噶尔丹穷蹙自尽,其下悉平。

猜您喜欢

  • 1.《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唐朝·王维绛帻鸡人报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到凤池头。
  • 2.《挽李司训明朝·王佐(汝学)诗坛谁复话先登,地下修文注未曾。玉树照人翻落寞,金声掷地尚鏦铮。世无好瑟丝弦断,我为知音肺腑崩。四十心丧齐下泪,夜窗霏雨洒寒灯。
  • 3.《次韵敦素两翁轩见寄宋朝·释德洪识暗长嗟未烛微,坐令归梦绕岩扉。忽惊尘土登须鬓,已觉云山负衲衣。孤坐知君扶瘦策,此诗慰我脱危机。天藏钟阜一区胜,乞与君侪为发挥。
  • 4.《三江明朝·沈鍊飞梁跨浦口,遥睇海山沉。潮落空城暮,云低断壑阴。三山区外想,亿劫幻中心。试问蓬莱水,于今复几深。
  • 5.《寄青浦丞李青立清朝·王士祯麟趾异凡蹄,凤毛异凡羽。君为南阳孙,豁达类其祖。请从复辟论,即事感今古。神龙奋幽蛰,天星落如雨。仓皇夺门功,造次成肺腑。舆儓珥貂蝉,政柄归奄竖。陈请滥恩泽,带刀...
康熙的诗词曲代表作

爱新觉罗·玄烨(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即清圣祖(1661年—1722年在位),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年号康熙。蒙古人称他为恩赫阿木古朗汗或阿木古朗汗(蒙语“平和宁静”之意,为汉语“康熙”的意译)。西藏方面尊称为“文殊皇帝”。顺治帝第三子,母亲为孝康章皇后佟佳氏。
康熙帝8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2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执政初期,国内国际形势非常严峻。面对严峻局势,他坚持大规模用兵,以实现国土完整和统一。康熙帝少年时就挫败了权臣鳌拜,完全夺回朝廷大权,开始真正亲政的阶段。成年后康熙帝坐镇北京取得了对三藩、沙俄的战争胜利;消灭在台湾的明郑政权;三征噶尔丹,并取得胜利;创立“多伦会盟”取代战争,联络蒙古各部;意图以条约确保清朝政府在黑龙江的领土控制。在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注意休养生息,发展经济,笼络汉族士人。但是康熙帝标榜仁政,到了晚年倦勤,出现吏治败坏的现象。另外,众位皇子因为废太子事件而争夺皇位,对康熙帝晚年政治产生了不良影响。
康熙帝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出康乾盛世的大局面,有学者尊之为“千古一帝”,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农历十一月十三日崩于畅春园,终年68岁。庙号圣祖,谥号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葬于景陵。传位于第四子胤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