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瀛台许奏事诸臣网鱼携归

朝代:清朝|作者:康熙|

西苑颇幽邃,崇台俯畿甸。

鲜云荫修廊,南薰披广殿。

水木既周遭,卉物亦葱茜。

岚光翠欲流,林晖清可荐。

于兹涤烦暑,敢曰恣游衍。

眺远畅阳和,居高协灵撰。

朝来览封事,洒洒意忘倦。

高阁昼漏移,彤墀集群彦。

靖共往汝谐,勤劬答予眷。

姑为池籞游,从容任所便。

投纶锦鬣飞,举手纤鳞见。

委蛇退食心,庶几娱式燕。

注释

1. 押霰韵 出处:圣祖仁皇帝御制文集卷三十七

猜您喜欢

康熙的诗词曲代表作

爱新觉罗·玄烨(1654年54日—1722年12月20日),即清圣祖(1661年—1722年在位),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年号康熙。蒙古人称他为恩赫阿木古朗汗或阿木古朗汗(蒙语“平和宁静”之意,为汉语“康熙”的意译)。西藏方面尊称为“文殊皇帝”。顺治帝第三子,母亲为孝康章皇后佟佳氏。
康熙帝8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2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执政初期,国内国际形势非常严峻。面对严峻局势,他坚持大规模用兵,以实现国土完整和统一。康熙帝少年时就挫败了权臣鳌拜,完全夺回朝廷大权,开始真正亲政的阶段。成年后康熙帝坐镇北京取得了对三藩、沙俄的战争胜利;消灭在台湾的明郑政权;三征噶尔丹,并取得胜利;创立“多伦会盟”取代战争,联络蒙古各部;意图以条约确保清朝政府在黑龙江的领土控制。在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注意休养生息,发展经济,笼络汉族士人。但是康熙帝标榜仁政,到了晚年倦勤,出现吏治败坏的现象。另外,众位皇子因为废太子事件而争夺皇位,对康熙帝晚年政治产生了不良影响。
康熙帝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出康乾盛世的大局面,有学者尊之为“千古一帝”,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农历十一月十三日崩于畅春园,终年68岁。庙号圣祖,谥号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葬于景陵。传位于第四子胤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