谕浙省将吏军民

朝代:清朝|作者:康熙|

省方浙西东,山川极遐瞩。

兹晨当回銮,谆谆一相勖。

军民贵安和,文武须联属。

息忿可无争,守分在忍辱。

日使讼庭閒,愚民免械梏。

奢侈尤当惩,繁华莫恣欲。

俭乃保其富,素履各敦笃。

惟令教化兴,益见闾阎足。

诸吏宜勉之,期归淳朴俗。

注释

1. 押沃韵 出处:圣祖仁皇帝御制文第二集卷四十四

猜您喜欢

  • 1.《菩萨蛮·隔花才歇帘纤雨清朝·纳兰容若隔花才歇帘纤雨,一声弹指浑无语。梁燕自双归,长条脉脉垂。小屏山色远,妆薄铅华浅。独自立瑶阶,透寒金缕鞋。
  • 2.《仙掌峰明朝·王弘诲仙掌岧峣北斗傍,遥从太华斗寒芒。九霄承露寻常事,万古天门捧日光。
  • 3.《送神曲元朝·霍希贤有酒兮惟清,有腯兮惟牲。神其醉饱兮既安且宁,风马灵车兮还古茔。福民田兮消蝗螟,如贞观兮永太平。
  • 4.《白描湘妃图明朝·朱同苦竹岭头啼鹧鸪,潇湘江上是苍梧。月明犹记当年梦,仙袂翩
  • 5.《咏止酒明朝·李之世欢伯招我游,愁城域我止。悲欢各有缘,不落杯匕里。两渡琼海洋,孑身抛妻子。中馈乏酒储,曷为嘉宾喜。况乃逢俗宾,投觞辄欲起。强作解事言,浊醪有妙理。知音不在弦,得趣...
康熙的诗词曲代表作

爱新觉罗·玄烨(1654年54日—1722年12月20日),即清圣祖(1661年—1722年在位),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年号康熙。蒙古人称他为恩赫阿木古朗汗或阿木古朗汗(蒙语“平和宁静”之意,为汉语“康熙”的意译)。西藏方面尊称为“文殊皇帝”。顺治帝第三子,母亲为孝康章皇后佟佳氏。
康熙帝8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2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执政初期,国内国际形势非常严峻。面对严峻局势,他坚持大规模用兵,以实现国土完整和统一。康熙帝少年时就挫败了权臣鳌拜,完全夺回朝廷大权,开始真正亲政的阶段。成年后康熙帝坐镇北京取得了对三藩、沙俄的战争胜利;消灭在台湾的明郑政权;三征噶尔丹,并取得胜利;创立“多伦会盟”取代战争,联络蒙古各部;意图以条约确保清朝政府在黑龙江的领土控制。在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注意休养生息,发展经济,笼络汉族士人。但是康熙帝标榜仁政,到了晚年倦勤,出现吏治败坏的现象。另外,众位皇子因为废太子事件而争夺皇位,对康熙帝晚年政治产生了不良影响。
康熙帝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出康乾盛世的大局面,有学者尊之为“千古一帝”,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农历十一月十三日崩于畅春园,终年68岁。庙号圣祖,谥号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葬于景陵。传位于第四子胤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