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一年春二月二十四日回銮遇雨故作春雨行

朝代:清朝|作者:康熙|

春雨难过时,春耕不可误。

江南苦多霪,河北厌久煦。

地湿易蒸云,土碱能散雾。

年年常觌此,惟祝顺旸雨。

纵然蒙天眷,更欲明三务。

去岁银花盈尺馀,今看滂沛满沟渠。

儿童应门有喜色,农夫奔走百愁舒。

忙布种,治畦蔬,山谷原隰免欷歔。

四民俯仰皆安业,庙堂忧悯当少除。

娱目怡心愿后乐,又虑夏秋苗何如。

仰冀阴晴无爽忒,方致大有登农书。

注释

1. 出处:圣祖仁皇帝御制文第四集卷三十二

相关古诗分类

猜您喜欢

  • 1.《画堂春·一生一代一双人清朝·纳兰容若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
  • 2.《玉华山中同裕之分韵送钦叔得归字宋朝·雷渊洗耳颍川水,疗饥西山薇。山川得佳客,草木生光辉。末路风教薄,此道日巳微。相期千载事,非君谁与归。
  • 3.《题画三首·其三元朝·王钝古木千章屋数椽,此君颜色最宜怜。怡情不独琴书事,隔断红尘有翠烟。
  • 4.《读韩长孺传宋朝·吕陶梁孝事平终结爱,王恢谋沮已和亲。早知蹇甚难为相,何必赉金与贵人。
  • 5.《夜雨宿西庄明朝·何进修结屋芦湾浅水边,柴门阒寂自风烟。楼头忽堕千山雨,窗外俄飞万斛泉。深夜篝灯还下榻,故人挥麈共谈天。惭予搔首成衰老,漫向矶头理钓船。
康熙的诗词曲代表作

爱新觉罗·玄烨(1654年54日—1722年12月20日),即清圣祖(1661年—1722年在位),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年号康熙。蒙古人称他为恩赫阿木古朗汗或阿木古朗汗(蒙语“平和宁静”之意,为汉语“康熙”的意译)。西藏方面尊称为“文殊皇帝”。顺治帝第三子,母亲为孝康章皇后佟佳氏。
康熙帝8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2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执政初期,国内国际形势非常严峻。面对严峻局势,他坚持大规模用兵,以实现国土完整和统一。康熙帝少年时就挫败了权臣鳌拜,完全夺回朝廷大权,开始真正亲政的阶段。成年后康熙帝坐镇北京取得了对三藩、沙俄的战争胜利;消灭在台湾的明郑政权;三征噶尔丹,并取得胜利;创立“多伦会盟”取代战争,联络蒙古各部;意图以条约确保清朝政府在黑龙江的领土控制。在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注意休养生息,发展经济,笼络汉族士人。但是康熙帝标榜仁政,到了晚年倦勤,出现吏治败坏的现象。另外,众位皇子因为废太子事件而争夺皇位,对康熙帝晚年政治产生了不良影响。
康熙帝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出康乾盛世的大局面,有学者尊之为“千古一帝”,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农历十一月十三日崩于畅春园,终年68岁。庙号圣祖,谥号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葬于景陵。传位于第四子胤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