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子1744仲冬至台湾诗

朝代:清朝|作者:江日升|

霸气已消王气兴,荒夷图入版图名。

升沉有数干戈息,礼乐无私教化行。

月冷雄魂应坠泪,史香吊鬼岂虚声。

看来世事皆前定,白日寒云不胜情。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作收于《台湾外记》。 创作地点:台湾

2. 编者按:此诗《求无不获斋》本未著录,台银本有收录。

相关古诗分类

猜您喜欢

  • 1.《古风三首·其一元朝·李昱秦坑灰未寒,纷纷逐其鹿。胡为隆准公,高大更疾足。信越为干橹,良平乃心腹。诛嬴既灭项,浩歌大风曲。鸟尽良弓藏,兔死走狗戮。伟哉赤松游,所志非辟谷。
  • 2.《书轩宋朝·毕仲游书轩东向木栏干,寒食相招对酒盘。日色带阴春竟晚,幽花未落蝶成团。
  • 3.《宿鹿苑书松上人房二首·其二宋朝·释德洪冷斋托宿自携衾,卧听松风度栗林。黄卷青灯纸窗下,白灰红火地垆深。梦回清响春岩溜,夜久幽香喷水沈。惯作横刀眠下板,为君令有住庵心。
  • 4.《同梁伯静舍弟文度送吴彦先于东郊赋别明朝·李之世黯黯那能别,尊前不尽欢。日色晓衔阁,岚光晴度峦。起看江上影,遥挂片帆端。欲发频维棹,偏怜此际难。
  • 5.《送陈说岩宫詹奉使祀北镇·其二清朝·王又旦佳气葱葱傍海生,营州今是汉西京。龙归丰沛连朝饮,火照枌榆彻晓明。旧事华封传道路,当时羽骑绕边城。振衣直上高峰望,大漠烟销北斗横。
江日升(?~?),本名林敬夫,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恩科解元,父林兆麟。然而作者在《台湾外记》卷一中却自己父亲名字是「江美鳌」,曾随明将郑彩在长江护卫南明弘光帝,康熙十六年(1677)降清,其后往广东连平州任职。今据《广东通志》卷五十九职官所载,并无「江美鳌」,却有「林兆麟」任职连平州督标中营副将。因而陈大道以为林兆麟在明郑旗下抗清时,改名为「江美鳌」,降清后恢复本名,而作者自幼随父亲姓「江」,纵使日后父亲恢复「林」姓,但他惯用「江日升」名字,以此姓名写作,参加科举。然则据方豪的考證,认为江日升原姓林,字敬夫,林兆麟是他的生父,惠安前型人;而江美鳌是其寄父或后父,同安高浦所人,因姓江,遂改名日升,字东旭。在此二说并列以为参考。  江氏著有《台湾外记》,以明末清初郑氏四代五主的历史发展为核心,起自明天启元年辛酉(1621),迄于清康熙二十二年癸亥(1683)郑克塽降附清朝,凡六十三间事,依年编次,并于文字叙述中不时利用附注、附记、按语的方式补充说明。江日升在其自序:「闽人说闽事,以应纂修国史者采择焉」、「就其始末,广搜辑成」,说明他想替历史留下记录,作为修史者参考资料的写作动机。书中或由作者耳闻目睹,或多方徵考文献,可说是记载晚明郑氏家族最详细的作品。《台湾外记》的版本甚多,1959年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出版「台湾文献丛刊」版的《台湾外记》十卷,是方豪根据七种版本合校而来。此处所据为吴晓玲藏求无不获斋原刊影印,为乾隆三十八年(1773)刻本〖参考周明初〈前言〉(《台湾外记》,上海古籍出版)。〗,今收在上海古籍出版社《古小说集成》中第四一六 ~ 四一七册。(余美玲撰)